用“小针刀”书写为民情怀的张战军
来源:宜君县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08-20 08:49
作者:周培生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张战军,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宜君县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医执业医师。2002年7月毕业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同年9月份被分配至宜君县西村乡卫生院工作,2004年调入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工作,主攻“针刀医学”,现任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从医16载的他,涉远途、拜名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手中的“小针刀”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同行、患者及其家属的尊敬和称赞。
积极上进,刻苦钻研,形成独特疗法
针刀医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形成的一门独特医学新学科,主要适应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症、强直性脊椎炎、骨刺、股骨头坏死、斜颈、中风偏瘫等多种病症,具有疗效好、病痛小、费用少、治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张战军起初调入县医院康复科时,只有他一个,当时只是简单的“针灸推拿”理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多次外出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他为自己确定了钻研方向,即“针刀医学”。此后,他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勤奋学习“针刀医学”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同时,还多次牺牲节假日、年休假等时间,自费远赴广西、重庆、北京等地,拜师学艺。最终,拜名医张远景为师,学习“针刀医学”新理念、新疗法,引进了“远景针刀斑马图”,利用此图他不断钻研,治愈了不少临床疑难杂症,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病痛,大家称他为“神针小张”。
一个人一个科室,他坚持了12年,掌握了大量康复科专业知识,并将其与中医特色针刀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小针刀”疼痛康复疗法,攻克了许多难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症治疗,解除病痛,书写医者情怀
为了创二甲医院,2016年10月,县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康复科室,扩充了人员,设立了住院部,他因出色的业绩被任命为科室主任。任职以后,他依然不忘初心、以身作则,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关心同事、关爱病人,短短两年时间里,治愈病人达4700余人。在医疗质量运行指标评比中,康复科的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出院患者平均日等均排名全院第一,他个人在颈、肩、腰腿疼及中风后遗症功能障碍等方面更是有独特见解和精湛医术,使得无数患者“疼痛而来,轻松而去”。
2016年临近年关,尧生镇思弥村的一位65岁老人郭爱珍,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还没等他开口,病人就开口了“我的右腿抽麻,疼痛难忍,走不成路,晚上几乎彻夜难眠……”经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很严重,加之大雪天气,去市级医院困难重重。在综合分析其病情的基础上,张战军决定用“小针刀”疗法为其治疗。经过十余天的连续治疗,她完全康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声称赞“小张医术真是好。”其家人为了感谢他,送来了一幅“除病痛医术高超 保健康医德高尚”的锦旗。
徐广昌,一位47岁的中年人,家里的主劳力,可多年来右上臂疼痛抽麻一直未好,而且愈加严重,右手几乎抬不起来,让其备受折磨。2018年3月份,徐广昌走进了张主任的办公室,经询问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临床经验,张战军采用“小针刀”疗法为其治疗,施针、输液一周后,病痛明显减轻。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徐广昌痊愈出院,并送“医德高尚妙手神针 医术精湛针到病除”锦旗以表谢意。
人常说:医者仁心。张战军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以高超的医术解决病人疼痛,以高尚的医德书写医者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治病除痛的赞歌。近年来连续多次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被县卫计局评为“宜君县最美医师”,今年,被北京汉章医学研究院聘请为“陕西学术部常务委员”。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战军年轻有为,医术出众,相信他一定会在“针刀医学”之路上远走越远、越走越好。
网络编辑:杨莉
信息审核:杨莉
标题:用“小针刀”书写为民情怀的张战军,
正文:
张战军,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宜君县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医执业医师。2002年7月毕业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同年9月份被分配至宜君县西村乡卫生院工作,2004年调入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工作,主攻“针刀医学”,现任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从医16载的他,涉远途、拜名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手中的“小针刀”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同行、患者及其家属的尊敬和称赞。
积极上进,刻苦钻研,形成独特疗法
针刀医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形成的一门独特医学新学科,主要适应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症、强直性脊椎炎、骨刺、股骨头坏死、斜颈、中风偏瘫等多种病症,具有疗效好、病痛小、费用少、治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张战军起初调入县医院康复科时,只有他一个,当时只是简单的“针灸推拿”理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多次外出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他为自己确定了钻研方向,即“针刀医学”。此后,他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勤奋学习“针刀医学”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同时,还多次牺牲节假日、年休假等时间,自费远赴广西、重庆、北京等地,拜师学艺。最终,拜名医张远景为师,学习“针刀医学”新理念、新疗法,引进了“远景针刀斑马图”,利用此图他不断钻研,治愈了不少临床疑难杂症,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病痛,大家称他为“神针小张”。
一个人一个科室,他坚持了12年,掌握了大量康复科专业知识,并将其与中医特色针刀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小针刀”疼痛康复疗法,攻克了许多难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症治疗,解除病痛,书写医者情怀
为了创二甲医院,2016年10月,县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康复科室,扩充了人员,设立了住院部,他因出色的业绩被任命为科室主任。任职以后,他依然不忘初心、以身作则,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关心同事、关爱病人,短短两年时间里,治愈病人达4700余人。在医疗质量运行指标评比中,康复科的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出院患者平均日等均排名全院第一,他个人在颈、肩、腰腿疼及中风后遗症功能障碍等方面更是有独特见解和精湛医术,使得无数患者“疼痛而来,轻松而去”。
2016年临近年关,尧生镇思弥村的一位65岁老人郭爱珍,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还没等他开口,病人就开口了“我的右腿抽麻,疼痛难忍,走不成路,晚上几乎彻夜难眠……”经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很严重,加之大雪天气,去市级医院困难重重。在综合分析其病情的基础上,张战军决定用“小针刀”疗法为其治疗。经过十余天的连续治疗,她完全康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声称赞“小张医术真是好。”其家人为了感谢他,送来了一幅“除病痛医术高超 保健康医德高尚”的锦旗。
徐广昌,一位47岁的中年人,家里的主劳力,可多年来右上臂疼痛抽麻一直未好,而且愈加严重,右手几乎抬不起来,让其备受折磨。2018年3月份,徐广昌走进了张主任的办公室,经询问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临床经验,张战军采用“小针刀”疗法为其治疗,施针、输液一周后,病痛明显减轻。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徐广昌痊愈出院,并送“医德高尚妙手神针 医术精湛针到病除”锦旗以表谢意。
人常说:医者仁心。张战军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以高超的医术解决病人疼痛,以高尚的医德书写医者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治病除痛的赞歌。近年来连续多次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6年被县卫计局评为“宜君县最美医师”,今年,被北京汉章医学研究院聘请为“陕西学术部常务委员”。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战军年轻有为,医术出众,相信他一定会在“针刀医学”之路上远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