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情 / 宜君名人

第一书记李江辉:浓情助农,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来源:转载《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03 15:30 作者: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近日,持续的阴雨天终于放晴,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脱贫户韩文成站在地畔,望着已经成熟的20多亩玉米,却一筹莫展。因为土壤太湿,大型机械进不去,再加上自己残疾无劳动能力,眼看着玉米抢收无望,他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老韩,我们来了!”韩文成一扭头,原来是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江辉带着防返贫监测党员突击队来了,他们穿着红马甲,挥舞着旗帜,拿着农具,不由分说一头扎进玉米地里干得热火朝天,一上午时间,好几亩玉米就收完了。韩文成的心一下子踏实了。
  提起防返贫监测党员突击队,韩文成有些激动,他说:“连续下雨,我住的房子严重裂缝,也是李书记领着他们,帮我搬了家。天气冷了,又给送了一身棉衣,还让驻村队员马明带我到镇上理了发,真不知道说啥好了!”
  据介绍,韩文成口中的防返贫监测党员突击队,是李江辉今年7月担任哭泉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调整工作重心而组织成立的。“我们这支队伍的工作包括入户了解情况、上门宣讲政策、帮扶困难户等。”李江辉表示,防返贫监测党员突击队以村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为队长,两委会成员为大队长,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对全村农户全部走访调查,坚持每周研判上报,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同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在哭泉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受到了群众好评。
  有了好的防返贫监测机制,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产业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时期,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怎么走,李江辉思考良久。
  他认为,第一书记要转变角色,从“教练员”变成“陪练员”,从“带”脱贫变成“帮”振兴,不搞大水漫灌,坚持持续滴灌,这也许就是出路。
  为此,李江辉从村集体经济原有产业入手,针对实际,解决问题。
  前几年,党员曹太锋创办了哭泉鑫锋核桃合作社、成立了陕西泉丰公司,从事核桃树新品种培育、嫁接,核桃的推广、销售等。除此之外,还开办了“曹氏老烧”玉米酒坊,这几年不仅自己把日子过得红火,还带领村民一同走上了致富路,但曹太锋并不安于现状,他想提高销量,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了解到这一情况,李江辉“多方取经”,帮助曹太锋取得了核桃SC认证,建议他亲自做“演员”,在抖音上销售核桃、玉米老烧酒。经过3个月努力,目前曹太锋的抖音已经有7000粉丝量,单场围观人数最多三四百人,单个视频最大浏览量142万。
  曹太锋说:“今年核桃有了SC认证,目前已经销售了40万元,李书记为了拓宽核桃的销路,费了心了,经常鼓励我搞抖音直播,还积极联系培训团、单位等,促进销售量。”近期,李江辉还在为扩大烧酒坊的生产线筹谋,他想让更多的玉米就地消化,转化为商品,稳定群众致富途径。
  哭泉村党支部书记曹明红说:“李书记,进入角色快,短短几个月以来,对村情民情走访摸底,完成今年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加紧启动实施哭泉满和食品加工厂等项目。开展村民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为全村50户现场培训核桃管理、新型农作物种植。跑项目安装路灯20台,照亮学生出行路等。”
  10月27日上午,记者采访恰逢哭泉村举办第二、三季度的产业分红仪式。“光伏、产业等几项加起来我一共分了5000多元,今年后季的生活就不愁啦!”在分红现场,脱贫户贾占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此次分红涉及44户脱贫户,最多的5000多元,最少的也有1000多元。与贾占全一样,在场的村民们纷纷表示,对以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提到哭泉村后续发展,李江辉说:“一是抓防返贫监测,紧盯全村农户,坚持每周一研判、每月大走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二是抓产业促振兴,加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加紧收购玉米深加工,借力消费扶贫,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哭泉满和食品加工厂投产,吸纳村民就业,带动村民致富。三是抓党建强队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发挥送学送教,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能力水平。邀请党建专家为党员现场教学,提升党员意识、服务群众的本领。切实做好村务、政务、事务、服务,办好群众每一件事,答好乡村振兴答卷。”

网络编辑:陈丹 信息审核:和红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