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情 / 宜君名人

群众身边的健康守护人

来源:宜君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1 15:20 作者:熊建辉 高飞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在宜君县太安镇马坊村,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里,村医钟攀正耐心地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并为群众免费发放常备药物。身后“功同良相”的牌匾无声诉说着这里日复一日的仁心仁术。三十余年来,他用银针祛除病痛,用仁心温暖山乡,默默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银针祛顽疾 匠心铸医魂

“三根针扎下去,没几天胳膊就能抬起来了!”53岁的汪大爷送来锦旗时激动不已。他曾因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手臂无法活动,抱着一线希望,他找到钟攀,经过半个多月、十余次针灸治疗,竟完全康复。

这般疗效,源于钟攀独创的“钟氏集针”疗法。他融合“脑针”“小针刀”等技法,形成“用针少、见效快”的特色,专攻疑难杂症。“疾病在变化,医术不能停步。”钟攀每时每刻都这样提醒自己。

为精进技艺,他自费订阅医学期刊,坚持外出学习,深夜伏案整理病例,将40余万人次的诊疗经验凝练成一本“活病历”。

随时待命 踏雪出诊暖寒冬

“钟大夫,我老伴喘不上气了!”一个雪夜,电话惊醒了睡在卫生室的钟攀。他忍着自己股骨头的剧痛,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赶去。裤脚浸透了雪水,却顾不上取暖,直至患者呼吸平稳才离开。这样的深夜出诊,对他来说早已寻常。

1992年从医至今,钟攀以卫生室为家:听诊器放于枕边,出诊箱随时待命。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建立“家庭病床”,定期上门换药、监测指标,甚至开车接送老人体检,奔波于蜿蜒山路上。

2020年,村里有人因天然气闪爆致全身重度烧伤,回村后伤口愈合艰难。“钟大夫每次换药都蹲很久,调药比亲人还细心。”除了护理,钟攀还指导他康复训练,从握拳到伸展,一步步助其重拾生活希望。

仁心济困 黄土深处写担当

对贫困群众,钟攀格外体贴:为截瘫患者免费更换导尿管,为残疾人送药体检,遇经济困难者分文不取。“只要病治好,钱无所谓。”这句朴素话语,是他对医者仁心最真实的诠释。

卫生室墙上,锦旗层层叠叠,“医德高尚”“妙手仁心”的赞誉背后,是无数温暖的故事。有人劝他去城市发展,他却说:“山里乡亲更需要我。”

“钟大夫医术好!”村民的称赞朴实却真挚。对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钟攀始终谦和地说:“我就是个村医,能帮乡亲解除病痛,就是最大的幸福。”

因为高超的医术和细心的服务。他个人先后荣获宜君县卫生健康先进工作者、宜君县第一届名中医、全国基层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劳模等称号。今年,他又获得了“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银针虽小,能除疾苦;仁心微光,可暖山河。钟攀用三十余载坚守,在黄土沟壑间刻写下基层医者“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动人篇章,也诠释了一个普通的医者在平凡岗位上亦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网络编辑:牛颖 信息审核:和红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