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提示函
来源:宜君县安委办
发布时间:2023-07-07 21:31
作者: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8-9日全县有高温天气,东北部部分地方有35℃以上高温。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工作,严防高温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准确把握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规律特点,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驰而不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二、紧盯重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细致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高温天气期间安全防范。
煤矿领域:重点对煤矿企业落实“一通三防”“先抽后采”制度、重大灾害治理、矿长带班下井制度进行检查,坚决杜绝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
交通运输领域: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巡查,尤其要加强临水临崖路段以及车流密集路段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道路隐患;要突出“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管控,督促加强车辆检查维护,坚决防止因高温导致车辆自燃或危化品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
危险化学品领域:要加强对化学品储罐、仓库和露天存放桶装化学品的监管,防止因温度、压力升高导致罐、桶、钢瓶等破裂而引发事故;要妥善保管有毒化学品和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严格仓库保管制度;成品油加油站要做好防雷、防静电、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准备工作。
非煤矿山领域:严格落实连续高温、暴雨灾害气象条件下矿山防滑坡、防中毒事故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矿山企业领导带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和必要的降温措施。
燃气领域:加强对燃气安全检查,严防管道燃气、瓶装气体泄漏、爆炸事故;紧盯餐饮烧烤店、夜市等九小场所和酒店、综合体等各类餐饮场所及影响公共安全的各类场所,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加强对居民用户和餐饮企业用气安全提示。
旅游安全领域:要对景区设施和防护设施设备进行集中检查,对游客运载工具以及带有危险性的旅游项目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加强对高峰时段游客的安全疏导,严禁发生踩踏事故。
建筑施工领域:建设、水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高温期间建设工程工地的安全监管,要加强对各类中小型建设工地、拆除工地、外来施工队伍承建的工地、高铁建设以及各类农村建房工地的检查,严格落实高温天气高风险作业管控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护,落实通风、隔热、降温等措施,特别注意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通风防暑降温,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防止违规操作、疲劳作业等引发事故。
农业领域:深入乡镇、集市及监管企业,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机无牌上路、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行为,强化农机安全管理。
消防领域:要持续开展“平安三秦—夏季火灾隐患清零行动”,聚焦厂房仓库、商业综合体、“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特点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三、广泛宣传,不断增强作业人员防暑意识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传统媒介,加大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防暑降温常识及中暑急救知识,切实提高企业员工和广大群众防高温安全意识;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岗位操作技能、事故应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宣传高温酷暑的安全防范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防暑防灾害意识。
四、强化值守,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及时发布自然灾害、火灾风险预警,进一步落实高温天气条件下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物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响应,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网络编辑:解志会
信息审核:姜曦葵
标题: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提示函,
正文: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8-9日全县有高温天气,东北部部分地方有35℃以上高温。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工作,严防高温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准确把握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规律特点,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驰而不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二、紧盯重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细致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高温天气期间安全防范。
煤矿领域:重点对煤矿企业落实“一通三防”“先抽后采”制度、重大灾害治理、矿长带班下井制度进行检查,坚决杜绝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
交通运输领域: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巡查,尤其要加强临水临崖路段以及车流密集路段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道路隐患;要突出“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管控,督促加强车辆检查维护,坚决防止因高温导致车辆自燃或危化品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
危险化学品领域:要加强对化学品储罐、仓库和露天存放桶装化学品的监管,防止因温度、压力升高导致罐、桶、钢瓶等破裂而引发事故;要妥善保管有毒化学品和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严格仓库保管制度;成品油加油站要做好防雷、防静电、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准备工作。
非煤矿山领域:严格落实连续高温、暴雨灾害气象条件下矿山防滑坡、防中毒事故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矿山企业领导带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和必要的降温措施。
燃气领域:加强对燃气安全检查,严防管道燃气、瓶装气体泄漏、爆炸事故;紧盯餐饮烧烤店、夜市等九小场所和酒店、综合体等各类餐饮场所及影响公共安全的各类场所,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加强对居民用户和餐饮企业用气安全提示。
旅游安全领域:要对景区设施和防护设施设备进行集中检查,对游客运载工具以及带有危险性的旅游项目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加强对高峰时段游客的安全疏导,严禁发生踩踏事故。
建筑施工领域:建设、水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高温期间建设工程工地的安全监管,要加强对各类中小型建设工地、拆除工地、外来施工队伍承建的工地、高铁建设以及各类农村建房工地的检查,严格落实高温天气高风险作业管控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护,落实通风、隔热、降温等措施,特别注意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通风防暑降温,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防止违规操作、疲劳作业等引发事故。
农业领域:深入乡镇、集市及监管企业,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机无牌上路、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行为,强化农机安全管理。
消防领域:要持续开展“平安三秦—夏季火灾隐患清零行动”,聚焦厂房仓库、商业综合体、“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特点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三、广泛宣传,不断增强作业人员防暑意识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传统媒介,加大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防暑降温常识及中暑急救知识,切实提高企业员工和广大群众防高温安全意识;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岗位操作技能、事故应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宣传高温酷暑的安全防范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防暑防灾害意识。
四、强化值守,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及时发布自然灾害、火灾风险预警,进一步落实高温天气条件下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物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响应,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