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一名医生的赤子之心
来源:宜君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1-17 09:30
作者:田亚南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我们会用“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疼”赞美医生。在医疗界,有一特殊人群,不仅是医术医德的践行者,更是仁德之术的传承者。他们发着大医之光,照耀着青年人的从医之路。
面对患者,他们是医生,是专家。凭借朴实的医德医风,在为老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默默奉献,在他们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医患故事往往于不经意间发生。故事说大不大,诞生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瞬间,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
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他们,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和精湛的医术,不仅拉近了基层群众的距离,还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健康指数,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田。
“孙医生,谢谢你,我与你无亲无故,你却买药还帮我送回来,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太感谢你了。”“没什么,我只是尽力而已。”这是来自患者与尧生镇卫生院年轻医生孙超的一段对话。
据记者了解,2020年在尧生镇卫生院每季度一次义诊活动中,孙超发现尧生村张大爷是个无儿无女的五保户,看着他生活一直不易,劳动能力也有限。经得知患有眼疾,看着双眼红肿。孙超就再三劝阻赶紧去药店买点药,可是老人不愿意买,更不愿意服药。于是,孙超就亲自驾车返回医院,掏钱购买了眼药水、消炎药,然后再一次返回送到张大爷家中。指导他如何使用,并用最“严厉”的口吻叮嘱本人,无论得了任何病,都要按时用药。
“疾病无情,人间有爱”只要有人上门求医,不管什么时候,孙超都风雨无阻。在郭寨村五保户王吉仁家中,孙超为病人王吉仁检查时发现,他左耳流脓,孙超仔细询问他的情况,有没有哪不舒服,他说这几天胃部难受,经过认真检查后,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胃炎”。随后,孙超就返回医院购买了胃药、消炎药,王吉仁年纪稍大不懂用药的方法,孙超就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讲解,并将用药方法写到药盒上,将家中暂时不用的药品,一一收拾了起来,防止本人误食。对有些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的患者,他经常严厉的“批评”他们,经常说的话就是,只要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不管你多有钱,身体不好就是没用,你家的果园再忙,你要是倒下了就什么都没了。
“孙医生自从来到我们尧生卫生院后,跟我们的关系很好,他每次服务都很周到、很热情,像他这样的人,不好找。他还经常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有什么困难只管跟他说,只要他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全力帮忙,大叔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这是患者王吉仁对医生孙超最客观的评价。
防疫中尽显医者本色
“大家在排队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谢谢配合!”
“把口罩戴好,打开手机上的健康码,网上就可以查询核酸结果。”
连日来,面对陕西疫情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中西医、临床医生,尧生镇副院长孙超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清醒的头脑,配合基层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作贡献的忘我精神,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必须不忘初心和使命,非常时期、危急时刻,我们不上,谁上?毋庸置疑,所以我们必须顶上去,全院16名医护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我们都以医院为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情况,生怕出现一丝疏忽,在防疫一线永不退缩,万众一心,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尧生镇副院长孙超铿锵有力地说道。
“头再仰起来一点,别怕,可能稍微有点不舒服,一会儿就好了。”身穿防护服的孙超取出采样棒开始进行核酸采样,30秒的时间,他就完成了一个个样本采集。每天他还要穿梭在乡镇与县城之间,将采集样本送往宜君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测。
在尧生镇的9个行政村,孙超白天入村巡查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了解隔离期间其身体状况,测量体温,指导他们如何在家中进行居家消毒和防护等,并一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居家期间紧张的心理压力。晚上和镇政府联系,核对返乡人员数字及信息并汇总上报,深夜他带领职工在疫情防控服务点进行疫情检测值守,忙的时候,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同事们都担心他的身体,经常劝他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他就是一句话:“没时间,我能坚持住”。
送“医”下乡,守护群众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考进尧生镇卫生院的孙超,5年来踏遍了全镇9个行政村。2021年,全年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讲、预防疫情知识培训、义诊活动等各种政策下乡110余次。
在尧生镇南寨村“有一位60岁的老人,血压偏高,喜欢吃含盐多的食物,降压药也没有按时吃。”孙超当面就建议老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低糖、低脂、低盐的食物,平时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生活习惯方面,要戒烟戒酒、适度锻炼身体,定期到外面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对于村里一些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或者上了年纪出现眼花耳背的状况,孙超就逐字逐句、连比带划地详细为老人讲解。平时根据政策定期对各村年迈不便的老人进行体检,及时为他们讲解预防“三高”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村民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口罩,一腔热血,是他坚守的所有。他以坚韧的毅力绽放人生光彩,他以无畏的姿态阔步前行。
网络编辑:杨世豪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孙超:一名医生的赤子之心,
正文:

我们会用“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疼”赞美医生。在医疗界,有一特殊人群,不仅是医术医德的践行者,更是仁德之术的传承者。他们发着大医之光,照耀着青年人的从医之路。
面对患者,他们是医生,是专家。凭借朴实的医德医风,在为老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默默奉献,在他们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医患故事往往于不经意间发生。故事说大不大,诞生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瞬间,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
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他们,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和精湛的医术,不仅拉近了基层群众的距离,还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健康指数,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田。
“孙医生,谢谢你,我与你无亲无故,你却买药还帮我送回来,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太感谢你了。”“没什么,我只是尽力而已。”这是来自患者与尧生镇卫生院年轻医生孙超的一段对话。
据记者了解,2020年在尧生镇卫生院每季度一次义诊活动中,孙超发现尧生村张大爷是个无儿无女的五保户,看着他生活一直不易,劳动能力也有限。经得知患有眼疾,看着双眼红肿。孙超就再三劝阻赶紧去药店买点药,可是老人不愿意买,更不愿意服药。于是,孙超就亲自驾车返回医院,掏钱购买了眼药水、消炎药,然后再一次返回送到张大爷家中。指导他如何使用,并用最“严厉”的口吻叮嘱本人,无论得了任何病,都要按时用药。
“疾病无情,人间有爱”只要有人上门求医,不管什么时候,孙超都风雨无阻。在郭寨村五保户王吉仁家中,孙超为病人王吉仁检查时发现,他左耳流脓,孙超仔细询问他的情况,有没有哪不舒服,他说这几天胃部难受,经过认真检查后,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胃炎”。随后,孙超就返回医院购买了胃药、消炎药,王吉仁年纪稍大不懂用药的方法,孙超就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讲解,并将用药方法写到药盒上,将家中暂时不用的药品,一一收拾了起来,防止本人误食。对有些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的患者,他经常严厉的“批评”他们,经常说的话就是,只要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不管你多有钱,身体不好就是没用,你家的果园再忙,你要是倒下了就什么都没了。
“孙医生自从来到我们尧生卫生院后,跟我们的关系很好,他每次服务都很周到、很热情,像他这样的人,不好找。他还经常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有什么困难只管跟他说,只要他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全力帮忙,大叔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这是患者王吉仁对医生孙超最客观的评价。
防疫中尽显医者本色
“大家在排队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谢谢配合!”
“把口罩戴好,打开手机上的健康码,网上就可以查询核酸结果。”
连日来,面对陕西疫情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中西医、临床医生,尧生镇副院长孙超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清醒的头脑,配合基层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作贡献的忘我精神,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必须不忘初心和使命,非常时期、危急时刻,我们不上,谁上?毋庸置疑,所以我们必须顶上去,全院16名医护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我们都以医院为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情况,生怕出现一丝疏忽,在防疫一线永不退缩,万众一心,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尧生镇副院长孙超铿锵有力地说道。
“头再仰起来一点,别怕,可能稍微有点不舒服,一会儿就好了。”身穿防护服的孙超取出采样棒开始进行核酸采样,30秒的时间,他就完成了一个个样本采集。每天他还要穿梭在乡镇与县城之间,将采集样本送往宜君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测。
在尧生镇的9个行政村,孙超白天入村巡查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了解隔离期间其身体状况,测量体温,指导他们如何在家中进行居家消毒和防护等,并一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居家期间紧张的心理压力。晚上和镇政府联系,核对返乡人员数字及信息并汇总上报,深夜他带领职工在疫情防控服务点进行疫情检测值守,忙的时候,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同事们都担心他的身体,经常劝他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他就是一句话:“没时间,我能坚持住”。
送“医”下乡,守护群众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考进尧生镇卫生院的孙超,5年来踏遍了全镇9个行政村。2021年,全年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讲、预防疫情知识培训、义诊活动等各种政策下乡110余次。
在尧生镇南寨村“有一位60岁的老人,血压偏高,喜欢吃含盐多的食物,降压药也没有按时吃。”孙超当面就建议老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低糖、低脂、低盐的食物,平时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生活习惯方面,要戒烟戒酒、适度锻炼身体,定期到外面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对于村里一些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或者上了年纪出现眼花耳背的状况,孙超就逐字逐句、连比带划地详细为老人讲解。平时根据政策定期对各村年迈不便的老人进行体检,及时为他们讲解预防“三高”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村民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口罩,一腔热血,是他坚守的所有。他以坚韧的毅力绽放人生光彩,他以无畏的姿态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