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崾岘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鼓了乡亲腰包
来源:宜君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16 10:36
作者: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今年以来,宜君县云梦乡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大局,立足职能职责,找准切入点、聚力点、发力点,聚焦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崾岘村地处云梦乡政府北5公里处,是云梦乡的北大门,棋周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近年来,崾岘村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崾岘村村集体经济养猪场,记者看到,一头头体态丰腴的猪悠闲地拱食着饲料,养殖区干净整洁,标准化圈舍,高压水枪,自动舍饲设备一应俱全。谈起崾岘村的养猪场,离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崾岘村第一书记刘龙波。2018年,刘龙波来到崾岘村,那时,村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村民收入低,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怎么样真正地帮助村民提高收入成了刘龙波心中最放不下的事。后来,他看到附近村子里的养猪场办得如火如荼,心里也不禁盘算,看看能否学习借鉴他们的模式,在崾岘村弄个村集体经济养猪场。于是,刘龙波通过走访调研、参观学习、对接联系龙头企业、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整合本村现有资源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将养殖业、种植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2020年生猪养殖场成功建成,2021年生猪保育厂建成。如今,两个养猪场(厂)合计年出栏5000头,在2022年,两个养猪场(厂)合计收入共43.5万元。

村集体经济养猪场的建成,不仅鼓了乡亲的腰包,更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崾岘村村民阮长文便是其中受益的一员。在以前,他长年在内蒙古打工,有时候过年都没法回家,自从村里有了养猪场,他和妻子便当起了养猪场的饲养员,如今,他们俩年收入可达10万元。阮长文告诉记者,他在这不仅挣到了工资,同时也学到了一门技术,村里一天天变得越来越好,让他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
刘龙波表示:“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聚焦‘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上下功夫。一是抓学习、提能力。通过周一集体办公会、‘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强化政治理论、政策方针和惠民政策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抓产业、提经济。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村集体经济生猪育肥场2个,年出栏5000头,抢抓全县发展中药材机遇,种植黄芩、连翘等中药材1300亩,2022年村集体收入68万元。三是稳就业、促增收。依托村集体经济和项目建设,近三年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36.7万元,年人均分红200余元。同时,我们开发公益岗位7个,带动群众临时就业100余人,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崾岘村将充分利用县、乡优惠政策,通过龙头产业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将崾岘村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网络编辑:王婉尔
信息审核:姜曦葵
标题:宜君崾岘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鼓了乡亲腰包,
正文:

今年以来,宜君县云梦乡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大局,立足职能职责,找准切入点、聚力点、发力点,聚焦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崾岘村地处云梦乡政府北5公里处,是云梦乡的北大门,棋周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近年来,崾岘村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崾岘村村集体经济养猪场,记者看到,一头头体态丰腴的猪悠闲地拱食着饲料,养殖区干净整洁,标准化圈舍,高压水枪,自动舍饲设备一应俱全。谈起崾岘村的养猪场,离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崾岘村第一书记刘龙波。2018年,刘龙波来到崾岘村,那时,村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村民收入低,大多都是外出打工。怎么样真正地帮助村民提高收入成了刘龙波心中最放不下的事。后来,他看到附近村子里的养猪场办得如火如荼,心里也不禁盘算,看看能否学习借鉴他们的模式,在崾岘村弄个村集体经济养猪场。于是,刘龙波通过走访调研、参观学习、对接联系龙头企业、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整合本村现有资源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将养殖业、种植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2020年生猪养殖场成功建成,2021年生猪保育厂建成。如今,两个养猪场(厂)合计年出栏5000头,在2022年,两个养猪场(厂)合计收入共43.5万元。

村集体经济养猪场的建成,不仅鼓了乡亲的腰包,更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崾岘村村民阮长文便是其中受益的一员。在以前,他长年在内蒙古打工,有时候过年都没法回家,自从村里有了养猪场,他和妻子便当起了养猪场的饲养员,如今,他们俩年收入可达10万元。阮长文告诉记者,他在这不仅挣到了工资,同时也学到了一门技术,村里一天天变得越来越好,让他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
刘龙波表示:“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聚焦‘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上下功夫。一是抓学习、提能力。通过周一集体办公会、‘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强化政治理论、政策方针和惠民政策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抓产业、提经济。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村集体经济生猪育肥场2个,年出栏5000头,抢抓全县发展中药材机遇,种植黄芩、连翘等中药材1300亩,2022年村集体收入68万元。三是稳就业、促增收。依托村集体经济和项目建设,近三年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36.7万元,年人均分红200余元。同时,我们开发公益岗位7个,带动群众临时就业100余人,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崾岘村将充分利用县、乡优惠政策,通过龙头产业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将崾岘村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