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融媒体中心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媒体调研采访 · 走进宜君县
深化“三个年”活动赋能宜君高质量发展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29 11:41
作者:张军平 原玉红 徐国玺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夏日的宜君,草木翠绿、万物并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宜阳北街停车场项目正在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全面推进收尾工作,预计8月底前投入使用;云梦乡的山川之中,光伏发电板一组连着一组、一排挨着一排,板下一行接一行的玉米随风轻舞,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进坐落于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的彭祖书院,倾听《药谷奇遇记》故事,了解彭祖养生文化,触摸可爱的“草药精灵”,别开生面的文旅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以来,宜君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坚持“项目为王” 撑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7月1日,搬至新院区的宜君县中医医院实现全面开诊,全新的就诊环境、便捷的服务流程、特色的装修风格、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让就诊患者获得全新的就医体验。
宜君县中医医院迁建(一期)项目是该县的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工程,于2021年2月18日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6490万元。
“变身”后的宜君县中医医院位于南山公园,总建筑面积约16401平方米,床位200张,开设有针灸推拿科、内科、肛肠科等11个临床科室及3个医技科室,并设有外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等病区。
今年以来,宜君县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扣“134”发展思路,围绕“特色农业、避暑康养、食品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链,聚焦“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储备提质、转化加速、管理规范”行动目标,细化完善“四个一批”动态管理机制,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君县城多山地,停车难题困扰已久,如何破解难题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答案是“向地下要空间!”,这样能有效地缓解土地供应紧张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求的矛盾。
2024年4月,宜君县开工建设宜阳北街停车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0.8亿元,新建地下2层停车库1座,设置停车位377个,安装充电桩38个,计划今年8月底前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
截至目前,宜君县85个市县重点项目开复工54个(新开工41个,复工13个),开复工率63.53%,完成投资19.68亿元;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6个,开复工率66.67%,完成投资3.6亿元。全县谋划储备项目154个,总投资268.51亿元。1至6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3亿元,预计增长12.84%;新增入库入统项目101个,总投资27.9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更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在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办理各项手续时需要往返于县城和工业园区之间,就成了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方便园区企业开办,宜君县在园区设立了企业开办代办点,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将办理结果直接交于企业手中,让园区企业不用出面、不用跑腿就能办成行政审批事项,大大提高了开办效率,让更多企业感到了“保姆式服务”。
今年以来,宜君县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行政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完善企业审批事项“预约”“延时”“容缺”的“三办”模式,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审批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审批事项“线上线下办理”,创新“三办机制”着力建设政务服务标准化,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服务硬实力。
截至6月底,宜君县“陕企通”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注册5776户,注册率41.15%,居全市第一;征求企业意见12条,提供法律方面宣传、解答20条,稳妥办结涉企、涉项目案件9件,挽回经济损失354.61余万元;“全程网办率”达到88%,“最多跑一次”90%,“即办”64%,“办理时限压缩比”83%,进一步优化了各类服务办理事项,全面提升了全县营商环境美誉度和企业满意度。
提升干部作风 擎起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小朋友们,我们仔细看这个折纸的次数和方向,现在大家拿起手里的剪刀和折纸,看看能不能剪出来五角星。”
7月16日下午,在宜君县宜阳街道宜园社区暑期儿童“慧成长”动力营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课正在进行,大学生志愿者们认真地为小朋友们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特点,引导儿童认识剪纸、了解剪纸,提升对剪纸创作的热情。
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路径,创新经验做法,延伸服务触角,聚焦“一老一少”,推出“家门口”服务模式,打造社区+小区的“1+N”工作服务点,即1是以社区为“中心”延伸辐射各小区,N是在3个小区物业党建联建示范点设置“家门口服务站”,为群众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宜园社区家门口工作站服务接待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微心愿”563条。
今年以来,宜君县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以“三聚三强”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头雁”之责,锻造“硬核”干部队伍,为加速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清理清退借调干部,村(社区)挂牌准入和清单管理制度、“为民服务十件实事”1000余项清单扎实有序推进,整合基层党组织工作纪实,形成“一册一本”(支部工作手册、农村党组织“一本通”)。紧盯“五大产业链”,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包抓遍访‘五上’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的通知》,25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带头外出招商、到包联企业调研,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0国道改线、高铁片区改造等市县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宜君《药谷奇遇记》荣获第七届“玉猴奖”202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商业价值文旅IP。
从充满希望的田野,到活力无限的产业;从充满干劲的干部队伍到不断提升的服务意识,行走在宜君,干事创业的激情扑面而来。宜君县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网络编辑:赵洁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铜川市融媒体中心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媒体调研采访 · 走进宜君县 深化“三个年”活动赋能宜君高质量发展,
正文:
夏日的宜君,草木翠绿、万物并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宜阳北街停车场项目正在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全面推进收尾工作,预计8月底前投入使用;云梦乡的山川之中,光伏发电板一组连着一组、一排挨着一排,板下一行接一行的玉米随风轻舞,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走进坐落于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的彭祖书院,倾听《药谷奇遇记》故事,了解彭祖养生文化,触摸可爱的“草药精灵”,别开生面的文旅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以来,宜君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坚持“项目为王” 撑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7月1日,搬至新院区的宜君县中医医院实现全面开诊,全新的就诊环境、便捷的服务流程、特色的装修风格、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让就诊患者获得全新的就医体验。
宜君县中医医院迁建(一期)项目是该县的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工程,于2021年2月18日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6490万元。
“变身”后的宜君县中医医院位于南山公园,总建筑面积约16401平方米,床位200张,开设有针灸推拿科、内科、肛肠科等11个临床科室及3个医技科室,并设有外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等病区。
今年以来,宜君县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扣“134”发展思路,围绕“特色农业、避暑康养、食品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链,聚焦“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储备提质、转化加速、管理规范”行动目标,细化完善“四个一批”动态管理机制,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君县城多山地,停车难题困扰已久,如何破解难题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答案是“向地下要空间!”,这样能有效地缓解土地供应紧张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求的矛盾。
2024年4月,宜君县开工建设宜阳北街停车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0.8亿元,新建地下2层停车库1座,设置停车位377个,安装充电桩38个,计划今年8月底前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
截至目前,宜君县85个市县重点项目开复工54个(新开工41个,复工13个),开复工率63.53%,完成投资19.68亿元;9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6个,开复工率66.67%,完成投资3.6亿元。全县谋划储备项目154个,总投资268.51亿元。1至6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3亿元,预计增长12.84%;新增入库入统项目101个,总投资27.9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更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在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办理各项手续时需要往返于县城和工业园区之间,就成了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方便园区企业开办,宜君县在园区设立了企业开办代办点,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将办理结果直接交于企业手中,让园区企业不用出面、不用跑腿就能办成行政审批事项,大大提高了开办效率,让更多企业感到了“保姆式服务”。
今年以来,宜君县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行政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完善企业审批事项“预约”“延时”“容缺”的“三办”模式,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审批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审批事项“线上线下办理”,创新“三办机制”着力建设政务服务标准化,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服务硬实力。
截至6月底,宜君县“陕企通”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注册5776户,注册率41.15%,居全市第一;征求企业意见12条,提供法律方面宣传、解答20条,稳妥办结涉企、涉项目案件9件,挽回经济损失354.61余万元;“全程网办率”达到88%,“最多跑一次”90%,“即办”64%,“办理时限压缩比”83%,进一步优化了各类服务办理事项,全面提升了全县营商环境美誉度和企业满意度。
提升干部作风 擎起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小朋友们,我们仔细看这个折纸的次数和方向,现在大家拿起手里的剪刀和折纸,看看能不能剪出来五角星。”
7月16日下午,在宜君县宜阳街道宜园社区暑期儿童“慧成长”动力营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课正在进行,大学生志愿者们认真地为小朋友们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特点,引导儿童认识剪纸、了解剪纸,提升对剪纸创作的热情。
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路径,创新经验做法,延伸服务触角,聚焦“一老一少”,推出“家门口”服务模式,打造社区+小区的“1+N”工作服务点,即1是以社区为“中心”延伸辐射各小区,N是在3个小区物业党建联建示范点设置“家门口服务站”,为群众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宜园社区家门口工作站服务接待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微心愿”563条。
今年以来,宜君县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以“三聚三强”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头雁”之责,锻造“硬核”干部队伍,为加速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清理清退借调干部,村(社区)挂牌准入和清单管理制度、“为民服务十件实事”1000余项清单扎实有序推进,整合基层党组织工作纪实,形成“一册一本”(支部工作手册、农村党组织“一本通”)。紧盯“五大产业链”,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包抓遍访‘五上’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的通知》,25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带头外出招商、到包联企业调研,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0国道改线、高铁片区改造等市县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宜君《药谷奇遇记》荣获第七届“玉猴奖”202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商业价值文旅IP。
从充满希望的田野,到活力无限的产业;从充满干劲的干部队伍到不断提升的服务意识,行走在宜君,干事创业的激情扑面而来。宜君县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