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情感记忆。在这个充满欢乐与温馨的节日里,宜君县的学生们用文字描绘出他们眼中独特的春节模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乙”元复始 焕“新”而行·忆年俗】专栏,透过孩子们纯真的视角,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传统习俗以及那份流淌在心底的浓浓亲情。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我耳边响起这句童谣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到了。春节,也被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或新春,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你们想知道我眼中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吗?那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我眼中的春节是热闹的。从腊月初八开始,春节的序幕就拉开了。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长长的面条,出锅后,再淋上豆角、胡萝卜、土豆等做的臊子,再加上酱油、醋、辣椒等佐料,就这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腊八面”就做好了,吃一口,真是味蕾的享受啊!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大街小巷上就开始热闹了起来。街上人来人往,小贩的吆喝声、喇叭里欢快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在拥挤的人群中,人们摩肩擦踵,忙着购置大包小包的年货,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啊!同时,腊月二十三还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人们总会送其“上天”,让它上天多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我眼中的春节是团圆的。春节前的除夕,可谓是春节的预演和彩排。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都会在这一天,从四面八方聚集,那就是家。一起做上一顿美味的年夜饭,饭桌上,谈论这一年的付出与收获,下一年的计划与目标。原来,阖家团圆,围桌畅谈,才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刻。夜幕降临后,人们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烟花爆竹拿出来燃放,隆隆的鞭炮声又增添了几许年味。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守岁,除旧迎新,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穿上新衣服,还会收到长辈的压岁钱,象征平安与健康。
我眼中的春节还是火红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灯笼、红对联,燃放的烟花爆竹,小孩子们过年穿的新衣服,收的压岁钱。这些都是火红色的,为热闹的春节又增添了几分喜庆。过了除夕,就算正式过春节了,接下来的这几天,人们会走亲访友,还有逛热闹的庙会,而在我们陕西,还会有踩高跷、演社火、唱戏、舞狮子等习俗。这些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才慢慢平静下来。之后,人们逐渐回归正常的上学上班生活,又开始为新的一年而忙碌奔波。
这就是我眼中的春节,它标志着辞旧迎新、家庭团聚、祈福纳新、传承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赓续,它为我们带来了欢乐,也寄予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