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君 “老”幸福了!
来源:宜君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5 11:25
作者:武朝旭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8月20日的哭泉村,220余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头戴生日帽,看着童伴之家的孩子送上手绘贺卡,听着快板里唱的“饭菜多花样变,老人们开心齐称赞”,在集体生日歌中吹灭蜡烛——这场“爸妈食堂”里的生日宴,是宜君老人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从暖胃的热饭到暖心的陪伴,从物质的保障到精神的丰盈,“老”幸福在宜君大地上处处开花。
舌尖上的暖意: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五块钱两荤两素一汤,比家里做着方便!”宜阳社区73岁的马步华老人,每天都雷打不动去社区“幸福食堂”报到。防滑的地砖、卫生间的扶手,细节里藏着贴心;红烧肉的香气、软烂的米饭,滋味里裹着关怀。
在哭泉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爸妈食堂”更成了老人的“第二个家”。运营一个多月,78位老人在这里吃上了臊子面、饺子、酱排骨,累计1100多人次享受公益助餐补贴。从城市社区的“幸福食堂”到乡村的“爸妈食堂”,宜君用一碗热饭、一顿好餐,让“吃饭难”变成“吃饭香”,让老人的餐桌既暖胃又暖心。
日子里的滋味:从“有所依”到“有所乐”
“一哒二哒三哒哒……”宜君县老年大学的舞蹈教室里,72岁的焦大妈跟着节奏起舞,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书法、秦腔、葫芦丝……老年大学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成了老人们“充电”的乐园;写春联、包粽子、看秦腔汇演,社区里的文化活动月月有新意,让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不仅如此,棋盘镇马泉村的幸福院里,老人们下棋、阅读、健身,定期还有义诊和文艺演出;宜园社区的网格员每周上门陪独居老人聊天,端午送粽子、中秋办茶话会,把孤独变成了热闹。从精神陪伴到文化滋养,宜君让老人们的日子过得充实又欢喜。
生活中的安心:从“有保障”到“有尊严”
“这黄扶手,比儿女还‘靠谱’!”景文小区83岁的闫东芳老人,床边的黄色扶手成了她起身的“好帮手”。在宜君,“黄扶手计划”为老人改造居家环境,防滑地板、智能呼叫设备让居家养老更安全;网格员24小时在线响应需求,从代买药品到陪同就医,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从农村幸福院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4所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乡;从“15分钟医养服务圈”到智慧养老平台的规划,宜君用实打实的保障,让老人们“养老不离家”,更让晚年生活有尊严、有底气。
在宜君,“老”幸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食堂里的热饭、课堂上的欢笑、扶手旁的安心。这里的老人,正用每一天的舒心日子,诠释着“夕阳无限好”的真实模样。
网络编辑:赵洁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在宜君 “老”幸福了!,
正文:







8月20日的哭泉村,220余名老人围坐在一起,头戴生日帽,看着童伴之家的孩子送上手绘贺卡,听着快板里唱的“饭菜多花样变,老人们开心齐称赞”,在集体生日歌中吹灭蜡烛——这场“爸妈食堂”里的生日宴,是宜君老人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从暖胃的热饭到暖心的陪伴,从物质的保障到精神的丰盈,“老”幸福在宜君大地上处处开花。
舌尖上的暖意:从“吃得上”到“吃得好”
“五块钱两荤两素一汤,比家里做着方便!”宜阳社区73岁的马步华老人,每天都雷打不动去社区“幸福食堂”报到。防滑的地砖、卫生间的扶手,细节里藏着贴心;红烧肉的香气、软烂的米饭,滋味里裹着关怀。
在哭泉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爸妈食堂”更成了老人的“第二个家”。运营一个多月,78位老人在这里吃上了臊子面、饺子、酱排骨,累计1100多人次享受公益助餐补贴。从城市社区的“幸福食堂”到乡村的“爸妈食堂”,宜君用一碗热饭、一顿好餐,让“吃饭难”变成“吃饭香”,让老人的餐桌既暖胃又暖心。
日子里的滋味:从“有所依”到“有所乐”
“一哒二哒三哒哒……”宜君县老年大学的舞蹈教室里,72岁的焦大妈跟着节奏起舞,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书法、秦腔、葫芦丝……老年大学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成了老人们“充电”的乐园;写春联、包粽子、看秦腔汇演,社区里的文化活动月月有新意,让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不仅如此,棋盘镇马泉村的幸福院里,老人们下棋、阅读、健身,定期还有义诊和文艺演出;宜园社区的网格员每周上门陪独居老人聊天,端午送粽子、中秋办茶话会,把孤独变成了热闹。从精神陪伴到文化滋养,宜君让老人们的日子过得充实又欢喜。
生活中的安心:从“有保障”到“有尊严”
“这黄扶手,比儿女还‘靠谱’!”景文小区83岁的闫东芳老人,床边的黄色扶手成了她起身的“好帮手”。在宜君,“黄扶手计划”为老人改造居家环境,防滑地板、智能呼叫设备让居家养老更安全;网格员24小时在线响应需求,从代买药品到陪同就医,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从农村幸福院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4所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乡;从“15分钟医养服务圈”到智慧养老平台的规划,宜君用实打实的保障,让老人们“养老不离家”,更让晚年生活有尊严、有底气。
在宜君,“老”幸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食堂里的热饭、课堂上的欢笑、扶手旁的安心。这里的老人,正用每一天的舒心日子,诠释着“夕阳无限好”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