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街道十五里铺村:文明薪火传 再铸新华章
来源:宜阳街道办
发布时间:2025-07-11 10:32
作者:刘佳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潮流中,十五里铺村以文明为笔、以奋斗为墨,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壮美画卷。近日,全国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里铺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高度认可,更是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崭新起点。近年来,十五里铺村以党建引领,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人居环境整治,一系列扎实举措擦亮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十五里铺村位于县城北7.5公里处,210国道穿村而过,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142户472人,现有耕地面积3220.46亩,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1.3%。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创建“红色根基”。十五里铺村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三大工程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凝心铸魂”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定期开展党员学习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强筋健骨”工程严把党员发展关,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党员服务能力。“争先创优”工程引导党员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中亮身份、当先锋。近年来,先后斩获“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铜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产业发展,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本村地理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财政帮扶,建设占地6亩、规模存栏500只-700只肉羊养殖场,按照目前繁殖速度和扩大规模的计划,预计可实现收益的同时,同步尝试进行畜禽粪便加工出售,巩固提升收益空间。通过盘活利用旧宅基地,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招商引进宜君县药王千金酒坊,占地1500㎡,该企业采用固态发酵法生产蒸馏酒,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酒坊分红。
生态提质,绘就宜居乡村实景画卷。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落实“村民小组长带头、保洁员协助管理、村民全员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围绕村边、路边、地边“三边”和村内、院内、屋内“三内”整治结构,对进村道路、农户房前屋后的各类生活垃圾、落叶枯草进行清除清扫。干群齐心、同向发力,真正用行动补齐短板,营造“时时美”“处处美”的人居环境。
文化赋能,焕发乡风文明时代活力。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全民大秧歌”“农村大舞台”等文化活动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村民议事会+红黑榜”管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主动性。成立由村内的老党员、老乡贤担任会员的“四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弘扬文明新风的积极性,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国文明村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前行的动力。下一步,十五里铺村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用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沃土,让广大村民在文明创建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网络编辑:郭蓉君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宜阳街道十五里铺村:文明薪火传 再铸新华章,
正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潮流中,十五里铺村以文明为笔、以奋斗为墨,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壮美画卷。近日,全国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里铺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高度认可,更是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崭新起点。近年来,十五里铺村以党建引领,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到人居环境整治,一系列扎实举措擦亮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十五里铺村位于县城北7.5公里处,210国道穿村而过,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142户472人,现有耕地面积3220.46亩,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1.3%。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创建“红色根基”。十五里铺村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三大工程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凝心铸魂”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定期开展党员学习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强筋健骨”工程严把党员发展关,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党员服务能力。“争先创优”工程引导党员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中亮身份、当先锋。近年来,先后斩获“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铜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产业发展,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本村地理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财政帮扶,建设占地6亩、规模存栏500只-700只肉羊养殖场,按照目前繁殖速度和扩大规模的计划,预计可实现收益的同时,同步尝试进行畜禽粪便加工出售,巩固提升收益空间。通过盘活利用旧宅基地,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招商引进宜君县药王千金酒坊,占地1500㎡,该企业采用固态发酵法生产蒸馏酒,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酒坊分红。
生态提质,绘就宜居乡村实景画卷。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落实“村民小组长带头、保洁员协助管理、村民全员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围绕村边、路边、地边“三边”和村内、院内、屋内“三内”整治结构,对进村道路、农户房前屋后的各类生活垃圾、落叶枯草进行清除清扫。干群齐心、同向发力,真正用行动补齐短板,营造“时时美”“处处美”的人居环境。
文化赋能,焕发乡风文明时代活力。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全民大秧歌”“农村大舞台”等文化活动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村民议事会+红黑榜”管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主动性。成立由村内的老党员、老乡贤担任会员的“四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弘扬文明新风的积极性,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国文明村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前行的动力。下一步,十五里铺村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用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沃土,让广大村民在文明创建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