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乡:以精准服务筑牢低收入人口生活保障屏障
来源:云梦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9-18 09:52
作者:王喜乐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今年以来,云梦乡紧扣“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基本生活”核心职责,以“全面排查、高效协同、精准落实”为主线,聚焦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优化服务流程与救助举措,提升认定精准度与政策落地质效,织密农村民生保障网。
全域排查强识别,精准识别无遗漏
构建“民政专干牵头+村组网格员联动+村‘两委’协同”三级排查体系,形成“全域覆盖、动态监测、快速响应”格局。“看居住、核收支、问诉求”,分类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清单,累计排查1200余户,确保困难家庭无遗漏。建立“预警信息闭环处置机制”,网格员核实行业线索,确保“核查有记录、处置有结果”,推动“防止返贫监测网格”与“社会救助网格”整合,统一管理标准与信息口径。
协同联动促落实,政策落地见实效
针对救助“多头受理、重复认定、群众跑腿多”问题,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民政综合救助窗口”,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困难群众提交1份材料,乡民政办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对接多部门共享信息,征得同意后完成多类民政认定,实现“一次申请、多类认定、全程代办”。同时整合村“两委”干部、民政专干、网格员为“民政帮扶专班”,实施“一张表采集、一张网监测、一班人调查”模式,每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目前低收入人口认定准确率同比提高15%,政策落实周期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精准救助筑网络,多元帮扶织密网
通过“线上+线下”拓宽识别渠道:线上依托民政民生热线、微信公众号留言板、“救助一键申报”二维码,累计接收困难诉求86条且全部办结;线下组织“政策宣传小分队”,结合“千问千答解民忧”行动,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群体逐户走访,发放2000余份宣传册,“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政策知晓率达92%。救助实施中构建“分层+分类”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对象,联合人社部门提供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
下一步,云梦乡将持续优化“线上申报、线下代办”服务,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巩固民生保障成果。
网络编辑:侯润昕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云梦乡:以精准服务筑牢低收入人口生活保障屏障,
正文:
今年以来,云梦乡紧扣“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基本生活”核心职责,以“全面排查、高效协同、精准落实”为主线,聚焦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优化服务流程与救助举措,提升认定精准度与政策落地质效,织密农村民生保障网。
全域排查强识别,精准识别无遗漏
构建“民政专干牵头+村组网格员联动+村‘两委’协同”三级排查体系,形成“全域覆盖、动态监测、快速响应”格局。“看居住、核收支、问诉求”,分类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清单,累计排查1200余户,确保困难家庭无遗漏。建立“预警信息闭环处置机制”,网格员核实行业线索,确保“核查有记录、处置有结果”,推动“防止返贫监测网格”与“社会救助网格”整合,统一管理标准与信息口径。
协同联动促落实,政策落地见实效
针对救助“多头受理、重复认定、群众跑腿多”问题,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民政综合救助窗口”,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困难群众提交1份材料,乡民政办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对接多部门共享信息,征得同意后完成多类民政认定,实现“一次申请、多类认定、全程代办”。同时整合村“两委”干部、民政专干、网格员为“民政帮扶专班”,实施“一张表采集、一张网监测、一班人调查”模式,每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目前低收入人口认定准确率同比提高15%,政策落实周期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精准救助筑网络,多元帮扶织密网
通过“线上+线下”拓宽识别渠道:线上依托民政民生热线、微信公众号留言板、“救助一键申报”二维码,累计接收困难诉求86条且全部办结;线下组织“政策宣传小分队”,结合“千问千答解民忧”行动,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群体逐户走访,发放2000余份宣传册,“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政策知晓率达92%。救助实施中构建“分层+分类”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对象,联合人社部门提供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
下一步,云梦乡将持续优化“线上申报、线下代办”服务,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巩固民生保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