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人居环境治理破茧蝶变向美而生
来源:彭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11-05 09:16
作者:齐剑波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彭镇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结合“三带一区一基地”不同片区的特点和需求,全面赋能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颜值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建领航,强化责任落实。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行以“标准化组织体系、专业化干部队伍、个性化党员管理、多元化集体经济、民主化自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五化模式”,全力激发乡村发展动能。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支部具体负责、党员带头执行”的三级治理体系。实施“网格化”治理服务模式,推动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为民服务等“多网合一”,采取组长包联群众的方式,定期上门宣传环境整治政策、协助解决整治难题,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扩大宣传,激发内生动力。利用微信群、大喇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典型案例,组织志愿者入户讲解政策300余次,让整治理念深入人心。村干部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杂物规范整理、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组织参与清理卫生、植树绿化、监督劝导等活动,开展2025年“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评选先进典型21户,通过举办颁奖典礼活动进行表彰,营造向先进典型看齐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凝聚合力,构建和美乡村。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杂物、疏沟渠、美庭院”行动,新建砖砌窑洞背墙、实心砖墙、美化外墙,新修排水渠、硬化生产路,实施巷道绿化,并配套垃圾处理站等相关设施。2025年新建户厕18座,实现卫生厕所各村全覆盖。配备分类垃圾箱300个、垃圾桶2000个,按照“户清理、村收集、公司转运、县处理”模式,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并实现全覆盖。按照“八清一改”要求,开展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整改造花园15处,种花植绿3000㎡,修缮路灯240盏。
下一步,彭镇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让乡村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努力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网络编辑:王婷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彭镇:人居环境治理破茧蝶变向美而生,
正文:
彭镇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结合“三带一区一基地”不同片区的特点和需求,全面赋能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颜值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建领航,强化责任落实。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推行以“标准化组织体系、专业化干部队伍、个性化党员管理、多元化集体经济、民主化自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五化模式”,全力激发乡村发展动能。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支部具体负责、党员带头执行”的三级治理体系。实施“网格化”治理服务模式,推动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为民服务等“多网合一”,采取组长包联群众的方式,定期上门宣传环境整治政策、协助解决整治难题,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扩大宣传,激发内生动力。利用微信群、大喇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典型案例,组织志愿者入户讲解政策300余次,让整治理念深入人心。村干部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杂物规范整理、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组织参与清理卫生、植树绿化、监督劝导等活动,开展2025年“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评选先进典型21户,通过举办颁奖典礼活动进行表彰,营造向先进典型看齐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凝聚合力,构建和美乡村。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杂物、疏沟渠、美庭院”行动,新建砖砌窑洞背墙、实心砖墙、美化外墙,新修排水渠、硬化生产路,实施巷道绿化,并配套垃圾处理站等相关设施。2025年新建户厕18座,实现卫生厕所各村全覆盖。配备分类垃圾箱300个、垃圾桶2000个,按照“户清理、村收集、公司转运、县处理”模式,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并实现全覆盖。按照“八清一改”要求,开展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整改造花园15处,种花植绿3000㎡,修缮路灯240盏。
下一步,彭镇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让乡村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努力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