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人大代表一线履职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来源:彭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11-07 11:05
作者:王碧娇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11月6日,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在白塬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一场围绕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助农增收、为民办事”实际行动的履职活动正火热进行,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乡村的“神经末梢”。

从“国家蓝图”到“乡村画卷”:代表解读连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
“全会提出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白塬村的苹果产业发展而言,正切中要害。”镇人大主席王海娟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将全会的宏观目标与村民关心的具体产业挂钩。在这里,抽象的会议精神被翻译成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转化为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宜居乡村、繁荣文化生活的具体路径。
代表联络站,这个基层民主的“桥头堡”,此刻正发挥着政策转换器的作用。代表们围绕“十五五”发展目标,结合彭镇实际,将宏伟的“国家蓝图”细化为可操作的“乡村画卷”。
从“学习讨论”到“行动方案”:民主议事解决急难愁盼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讨论环节,代表们的焦点直接对准了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如何让代表接见选民更高效?如何让公共服务更贴近百姓需求?这些议题被摆上桌面,成为代表们履职攻坚的方向。
大家结合走访调研掌握的情况,纷纷建言献策。一场关于精神的学习会,俨然变成了一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场办公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关键就在于这样一次次贴近地气、直面问题的民主实践。

从“会议现场”到“文化小院”:实地调研滋养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的最后一站,代表们走出会议室,走进白塬村“白润元书画小院”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听取关于如何更好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意见建议。
这个生动的场景,正是对全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最鲜活的注解。文化振兴不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扎根土壤的实践。代表们通过实地感受,为下一步精准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下一步,彭镇人大将持续引导各级代表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员”和“行动派”,把学习成果写在彭镇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写在群众满意的笑脸上,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动力。
网络编辑:王婷
信息审核:和红侠
标题:彭镇:人大代表一线履职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正文:
11月6日,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在白塬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一场围绕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助农增收、为民办事”实际行动的履职活动正火热进行,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乡村的“神经末梢”。

从“国家蓝图”到“乡村画卷”:代表解读连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
“全会提出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白塬村的苹果产业发展而言,正切中要害。”镇人大主席王海娟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将全会的宏观目标与村民关心的具体产业挂钩。在这里,抽象的会议精神被翻译成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转化为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宜居乡村、繁荣文化生活的具体路径。
代表联络站,这个基层民主的“桥头堡”,此刻正发挥着政策转换器的作用。代表们围绕“十五五”发展目标,结合彭镇实际,将宏伟的“国家蓝图”细化为可操作的“乡村画卷”。
从“学习讨论”到“行动方案”:民主议事解决急难愁盼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讨论环节,代表们的焦点直接对准了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如何让代表接见选民更高效?如何让公共服务更贴近百姓需求?这些议题被摆上桌面,成为代表们履职攻坚的方向。
大家结合走访调研掌握的情况,纷纷建言献策。一场关于精神的学习会,俨然变成了一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场办公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关键就在于这样一次次贴近地气、直面问题的民主实践。

从“会议现场”到“文化小院”:实地调研滋养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的最后一站,代表们走出会议室,走进白塬村“白润元书画小院”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听取关于如何更好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意见建议。
这个生动的场景,正是对全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最鲜活的注解。文化振兴不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扎根土壤的实践。代表们通过实地感受,为下一步精准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下一步,彭镇人大将持续引导各级代表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员”和“行动派”,把学习成果写在彭镇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写在群众满意的笑脸上,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