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 做锦绣文章 ——盐城市大丰区助力宜君县脱贫攻坚纪实
来源:宜君县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7-24 18:18
作者:大丰宜君协作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实字当头,从平常处入手。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把实情摸准、实事办好、实效夯牢,在实干中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实现愿景。一摸实情。“进宜君城、做宜君人”,主动学习了解宜君的人文历史、气候地理、资源禀赋、发展规划等内容,按照宜君“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部署要求,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拟定切实可行措施,明确部门责任清单,全部整改完成。二办实事。通过下基层、看现场、“家家到”的方式,对宜君的产业发展现状、苏陕协作项目、存在困难问题等进行深入了解,摸清家底、理清思路、扫清障碍,高效推进工作。上半年,及早制定印发了《2020年大丰宜君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重点任务清单》和召开了2020年苏陕协作项目研讨暨工作推进会,落实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00万元用于16个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带动贫困人口680户、2085人,投入赴盐充电计划项目1个,投入劳务协作项目3个,计划带动贫困劳动力48人就业,投入消费扶贫项目2个,预计带动贫困群众151户341人。目前,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三求实效。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努力让宜君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安身立命的“铁饭碗”。疫情期间,举办在岗职工线上培训449人次;上半年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7期,培训943人次;组织社区工厂负责人和部分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班1期,共培训20人。
新字为要,在吃劲处着力。坚持目标导向,全力以赴抓招商、帮就业、促消费,让资源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一是抓招商。创新引进光伏项目。2019年引进天兴新能源、峡光新能源两个光伏项目,当年在宜君总投资25.63亿元(天兴11.02亿元、峡光14.61亿元),总投资额占了全省年度投资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又继续实施“农光旅”互补配套项目,分别新增投资5.1亿和1.9亿,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多人。
广铺毛绒玩具产业。2019年从大丰成功引进毛绒玩具产业落户宜君,设立县城总厂1家,乡镇社区工厂4家,通过“总厂+社区工厂+家庭作坊”的模式,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40多人,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49户49人,员工平均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
精准招引配套企业。紧紧围绕宜君苹果、核桃产业,积极招引纸箱包装和物流企业,总占地76亩,规划总投资8020万元,建设纸箱印刷加工、生物质颗粒加工两条现代化生产线以及配套智能仓储物流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年产包装纸箱6000万只以上,生产生物质颗粒10万吨以上,留下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二是帮就业。坚持民生以就业为本。送岗位。通过政府网站、宜君发布、现场招聘、村镇张贴招聘公告等形式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实现新增就地就近就业10人;举办宜君大丰苏陕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场,组织人员到乡镇开展巡回招聘,新增10人赴大丰就业。
促涨薪。联合人民银行定点扶贫派驻宜君工作队、宜君县慈善暨扶贫协会,创设启动了宜君县社区工厂“青蓝”扶贫计划,争取腾讯公益基金60万元,用于新招录130名农民的培训期津补贴,以技能增效能,用效能涨薪水。
保长远。精准服务、精心培植、精致发展,促进落户项目做大做强。2019年8月,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到宜君县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10月17日,公司董事长王加森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2019年度,宜君公司共生产毛绒玩具72万只,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三是促消费。坚持全面覆盖,围绕“点、线、面”持续发力。双向设点。2019年11月在大丰城区中心位置设立宜君名优特产(大丰)展销中心,配备1600多㎡的冷库,与14家宜君当地合作社签订了供货协议。今年,计划在哭泉梯田扩建宜君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对外集中展示销售宜君名优特产,提升销售份额。东西连线。以第二届铜川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为契机,邀请江苏苏果集团负责人参会并到宜君实地考察,促成宜君苹果正式上架苏果56家大型超市,首批成功销售100多吨。今年继续深化与华润苏果的合作,计划将宜君核桃、菌菇等更多优质农特产品推介入库,助力宜君百姓脱贫增收致富。
电商拓面。与新华报业旗下交汇点电商平台合作,在线上搭建宜君电商平台专区,借助“6.18”大促及现代传媒的力量,不断提升宜君农产品在江苏乃至全国的知名度。2019年在东部地区销售宜君苹果、核桃、玉米糁等特色农产品350万元。下一步,将联合阿里巴巴驻宜君扶贫特派员,探索建设“淘宝村”、打造“网红妹”、落地“蚂蚁森林”,打造西部电商的“宜君品牌”。
爱字作底,于细微处用心。带着一身豪情、满腔真情、全部热情投身对口帮扶,把真爱、真心和真情留在宜君大地。一是用爱共同战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主动当好桥梁纽带,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为宜君组织协调口罩5.2万只,消毒用泡腾片2吨,牵头捐助了价值1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和6.6万元抗疫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宜君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复学。
二是用心关爱成长。联合宜君县教科体局、民政局、团县委、妇联、残联、慈善暨扶贫协会,开展“丰宜协作·五色花相伴成长”爱心助困品牌系列活动。2019年,成功筹集到大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65万余元,对宜君580名困难对象给予资助。今年“六一”期间,又筹集资金30万元在宜君开展了“庆六一”系列助学活动。西安市盐城商会定点帮扶哭泉镇中心小学,给学生们每人捐赠两套校服和相关文体用品。大丰挂职教师袁桂朋牵头,在城关一小成立了“袁桂朋工作室”,将大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贴画经创新转变成宜君玉米苞叶贴画,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强化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地间文化交流。三是用情扶弱济困。联合宜君县团委、残联,在宜君探索建立“宜小青创客之家”和“残疾人之家”,引导有志青年掌握本领成功创业,培训有志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成功就业,在注重外部“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宜君自身“造血”功能。
网络编辑:杨莉
信息审核:
标题:用绣花功夫 做锦绣文章 ——盐城市大丰区助力宜君县脱贫攻坚纪实,
正文:







实字当头,从平常处入手。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把实情摸准、实事办好、实效夯牢,在实干中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实现愿景。一摸实情。“进宜君城、做宜君人”,主动学习了解宜君的人文历史、气候地理、资源禀赋、发展规划等内容,按照宜君“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部署要求,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拟定切实可行措施,明确部门责任清单,全部整改完成。二办实事。通过下基层、看现场、“家家到”的方式,对宜君的产业发展现状、苏陕协作项目、存在困难问题等进行深入了解,摸清家底、理清思路、扫清障碍,高效推进工作。上半年,及早制定印发了《2020年大丰宜君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重点任务清单》和召开了2020年苏陕协作项目研讨暨工作推进会,落实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00万元用于16个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带动贫困人口680户、2085人,投入赴盐充电计划项目1个,投入劳务协作项目3个,计划带动贫困劳动力48人就业,投入消费扶贫项目2个,预计带动贫困群众151户341人。目前,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三求实效。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努力让宜君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安身立命的“铁饭碗”。疫情期间,举办在岗职工线上培训449人次;上半年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7期,培训943人次;组织社区工厂负责人和部分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班1期,共培训20人。
新字为要,在吃劲处着力。坚持目标导向,全力以赴抓招商、帮就业、促消费,让资源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一是抓招商。创新引进光伏项目。2019年引进天兴新能源、峡光新能源两个光伏项目,当年在宜君总投资25.63亿元(天兴11.02亿元、峡光14.61亿元),总投资额占了全省年度投资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又继续实施“农光旅”互补配套项目,分别新增投资5.1亿和1.9亿,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多人。
广铺毛绒玩具产业。2019年从大丰成功引进毛绒玩具产业落户宜君,设立县城总厂1家,乡镇社区工厂4家,通过“总厂+社区工厂+家庭作坊”的模式,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40多人,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49户49人,员工平均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
精准招引配套企业。紧紧围绕宜君苹果、核桃产业,积极招引纸箱包装和物流企业,总占地76亩,规划总投资8020万元,建设纸箱印刷加工、生物质颗粒加工两条现代化生产线以及配套智能仓储物流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年产包装纸箱6000万只以上,生产生物质颗粒10万吨以上,留下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二是帮就业。坚持民生以就业为本。送岗位。通过政府网站、宜君发布、现场招聘、村镇张贴招聘公告等形式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实现新增就地就近就业10人;举办宜君大丰苏陕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场,组织人员到乡镇开展巡回招聘,新增10人赴大丰就业。
促涨薪。联合人民银行定点扶贫派驻宜君工作队、宜君县慈善暨扶贫协会,创设启动了宜君县社区工厂“青蓝”扶贫计划,争取腾讯公益基金60万元,用于新招录130名农民的培训期津补贴,以技能增效能,用效能涨薪水。
保长远。精准服务、精心培植、精致发展,促进落户项目做大做强。2019年8月,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到宜君县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10月17日,公司董事长王加森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2019年度,宜君公司共生产毛绒玩具72万只,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三是促消费。坚持全面覆盖,围绕“点、线、面”持续发力。双向设点。2019年11月在大丰城区中心位置设立宜君名优特产(大丰)展销中心,配备1600多㎡的冷库,与14家宜君当地合作社签订了供货协议。今年,计划在哭泉梯田扩建宜君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对外集中展示销售宜君名优特产,提升销售份额。东西连线。以第二届铜川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为契机,邀请江苏苏果集团负责人参会并到宜君实地考察,促成宜君苹果正式上架苏果56家大型超市,首批成功销售100多吨。今年继续深化与华润苏果的合作,计划将宜君核桃、菌菇等更多优质农特产品推介入库,助力宜君百姓脱贫增收致富。
电商拓面。与新华报业旗下交汇点电商平台合作,在线上搭建宜君电商平台专区,借助“6.18”大促及现代传媒的力量,不断提升宜君农产品在江苏乃至全国的知名度。2019年在东部地区销售宜君苹果、核桃、玉米糁等特色农产品350万元。下一步,将联合阿里巴巴驻宜君扶贫特派员,探索建设“淘宝村”、打造“网红妹”、落地“蚂蚁森林”,打造西部电商的“宜君品牌”。
爱字作底,于细微处用心。带着一身豪情、满腔真情、全部热情投身对口帮扶,把真爱、真心和真情留在宜君大地。一是用爱共同战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主动当好桥梁纽带,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为宜君组织协调口罩5.2万只,消毒用泡腾片2吨,牵头捐助了价值10多万元的抗疫物资和6.6万元抗疫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宜君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复学。
二是用心关爱成长。联合宜君县教科体局、民政局、团县委、妇联、残联、慈善暨扶贫协会,开展“丰宜协作·五色花相伴成长”爱心助困品牌系列活动。2019年,成功筹集到大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65万余元,对宜君580名困难对象给予资助。今年“六一”期间,又筹集资金30万元在宜君开展了“庆六一”系列助学活动。西安市盐城商会定点帮扶哭泉镇中心小学,给学生们每人捐赠两套校服和相关文体用品。大丰挂职教师袁桂朋牵头,在城关一小成立了“袁桂朋工作室”,将大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贴画经创新转变成宜君玉米苞叶贴画,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强化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地间文化交流。三是用情扶弱济困。联合宜君县团委、残联,在宜君探索建立“宜小青创客之家”和“残疾人之家”,引导有志青年掌握本领成功创业,培训有志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成功就业,在注重外部“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宜君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