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迎来首批新希望育肥仔猪
来源:宜君县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8-21 11:20
作者:张晓鹏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8月18日,一车满载仔猪的冷藏专用车驶入太安镇寺坪村生猪育肥场,标志着宜君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首批520头新希望育肥仔猪正式投放入驻,进入育肥阶段。
据悉,该项目是宜君县政府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届丝博会上签约的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占地37万平方米,采用自动上料、虹吸排粪、顶部通风、水帘降温等工艺,主要建设基础母猪繁育场1个,养殖基础母猪6000头,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和生猪育肥场14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1200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10个小型生猪育肥场(点),建成后年出栏生猪1万头;二期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510亩,存栏6000头能繁母猪繁育场,建成后年出栏仔猪10万头;三期计划投资1.88亿元,由企业自建大中型生猪育肥场4个,项目达产后年出栏生猪15万头。目前,一期已建成10个生猪育肥场,完成投资950万元,预计9月底全部投放仔猪。6000头基础母猪繁育场正在加紧申办前期手续。同时,为了落实好生猪养殖精准扶贫模式,县政府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与新希望六和集团达成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就业扶贫、政企合作”等领域,依托新希望六和产业实现脱贫2544户7980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此次投放新希望育肥仔猪是落实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开展政企扶贫的开端,按照各育肥场消毒清洗条件,逐步安排猪苗投放,依照协议新希望六和公司将育肥仔猪押金减半(100 元/头),饲料运费减少为10元/头,养殖场采用“1+1+1+N”(政府+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N个贫困户)模式,由新希望六和提供仔猪苗、饲料,派驻技术员,提供全周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负责生猪销售,承担生猪养殖、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疫情风险、市场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并核定收购价格,实现养猪场里有“希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将每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纳入到现代化生猪养殖的合作平台,让贫困户持续收益。
网络编辑:石振海
信息审核:
标题:宜君县迎来首批新希望育肥仔猪,
正文:



8月18日,一车满载仔猪的冷藏专用车驶入太安镇寺坪村生猪育肥场,标志着宜君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首批520头新希望育肥仔猪正式投放入驻,进入育肥阶段。
据悉,该项目是宜君县政府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届丝博会上签约的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占地37万平方米,采用自动上料、虹吸排粪、顶部通风、水帘降温等工艺,主要建设基础母猪繁育场1个,养殖基础母猪6000头,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和生猪育肥场14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1200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10个小型生猪育肥场(点),建成后年出栏生猪1万头;二期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510亩,存栏6000头能繁母猪繁育场,建成后年出栏仔猪10万头;三期计划投资1.88亿元,由企业自建大中型生猪育肥场4个,项目达产后年出栏生猪15万头。目前,一期已建成10个生猪育肥场,完成投资950万元,预计9月底全部投放仔猪。6000头基础母猪繁育场正在加紧申办前期手续。同时,为了落实好生猪养殖精准扶贫模式,县政府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与新希望六和集团达成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就业扶贫、政企合作”等领域,依托新希望六和产业实现脱贫2544户7980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此次投放新希望育肥仔猪是落实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开展政企扶贫的开端,按照各育肥场消毒清洗条件,逐步安排猪苗投放,依照协议新希望六和公司将育肥仔猪押金减半(100 元/头),饲料运费减少为10元/头,养殖场采用“1+1+1+N”(政府+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N个贫困户)模式,由新希望六和提供仔猪苗、饲料,派驻技术员,提供全周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负责生猪销售,承担生猪养殖、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疫情风险、市场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并核定收购价格,实现养猪场里有“希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将每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纳入到现代化生猪养殖的合作平台,让贫困户持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