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TCSYJX-2015-000207
- 主题分类:无
- 发文机构:无
- 发文文号:5
- 发文日期: 2015-01-29
- 发布日期:2015-01-29 14:20
- 公文时效:有效
- 发布机构:尧生镇
关于印发《尧生镇人民政府2015年 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尧生镇
作者:尧生镇政府办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良好势头,全面加快富裕、和谐、美丽、幸福尧生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项目强镇、果业富镇、文化兴镇”的总思路,以深化服务、延伸服务、拓展服务为总抓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确保镇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发展目标
主要发展指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24293万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三、主要工作
(一)服务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苹果主导产业,实施增收工程和优果工程。一是抓管理服务。依据果树树龄、生长规律,季节变化等因素,因园施策,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建成百亩县级示范园2个,五十亩镇级示范园2个,新栽苹果3000亩。二是抓技术服务。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科学抵御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危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扶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组织,规范提升苹果专业合作社5个,切实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三是抓培训服务。认真调研果农的培训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务果能手。四是抓营销服务。鼓励合作社、果农参加果品推介、展销会,发挥苹果专业合作社、代办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苹果收购点的覆盖面,做好苹果销售工作。
立足辅助产业,提升辅助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新栽核桃1200亩,核桃综合管理2000亩,继续全力推广“换良种、精修剪、巧施肥、套秋粮、有机化”五大核桃管理关键技术。二是采取抓大户、抓示范、抓专业村建设的办法提高规模养殖和家庭牧场管理水平,带动畜牧业稳步发展,完成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三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总产稳定在14730吨以上。同时,做好应对春旱、倒春寒等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二)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突出功能区域和布局,充分体现尧生特色,修编完善尧生镇镇区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完成东舍村、走马梁、车村3个村的幸福互助院建设;硬化东舍村至白村通村道路2.5公里;完成镇区第二水源的前期考察论证工作;制定公共设施管护制度,发挥公共设施最大效益;出台街道、市场网格化管理制度,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按照“突出特色、发动群众、就地取材、资源整合”的原则,创建郭寨村、西舍村、车村、走马梁村、思弥村、八丈塬村、英家塬村美丽乡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提升、文化素质提升三大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全面改善农村发展环境,重点实施巷道硬化、砌砖院墙、修排水渠等工程。环境卫生提升: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活动,对“脏、乱、差”问题进行全面整顿,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开发农家田园体验,苹果观光、采摘、品尝等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项目,完成1个旅游示范村创建任务。文化素质提升:加强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巩固文化阵地,培育文化类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挖掘农耕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引领群众向上向善。
(四)服务于基层政权建设,保证换届选举、镇村综合改革顺利进行。
严格按照程序、依法选举,保证按照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愿,指导各村开展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证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公正有序进行。同时,实行新一届“两委”班子任期目标制,将任期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村级考核和下届领导班子推选的重要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镇村改革的实施意见,合理调整村组规模、加快推进镇村职能转变,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政府和新型农村。
(五)服务于困难群众,保障群众生活水平。
整合资源,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启动洛河西岸杨柳塬村、梨洼坪村、岭里村、皇后村、桃村、思弥村贫困帮扶工程,完成低收入村产业扶持、村庄规划等年度建设任务。提高社会救助的及时性、针对性,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医疗救助服务。充分发挥干部网格化联系群众的制度作用,开展扶贫帮困大走访活动,建立扶贫档案和脱贫规划,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六)服务于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切实抓好防汛、防滑、防火、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视频监控的应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服务于民生发展需要,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干部值班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等机制,提高计生、合疗、城建、民政、社保等服务水平,打造“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窗口业务干部考核,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等问题。叫响做实周二便民服务日活动,对行动不便、年迈、患病等困难群众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留言板交办事项,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落实干部网格化联系群众制度,完善民情登记册,摸清联系户的家庭情况,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并逐项解决,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八)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自觉遵守党纪政纪,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网络编辑:尧生镇政府办
信息审核:樊晓琪
标题:关于印发《尧生镇人民政府2015年 工作要点》的通知,
正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良好势头,全面加快富裕、和谐、美丽、幸福尧生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项目强镇、果业富镇、文化兴镇”的总思路,以深化服务、延伸服务、拓展服务为总抓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确保镇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发展目标
主要发展指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24293万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三、主要工作
(一)服务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苹果主导产业,实施增收工程和优果工程。一是抓管理服务。依据果树树龄、生长规律,季节变化等因素,因园施策,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建成百亩县级示范园2个,五十亩镇级示范园2个,新栽苹果3000亩。二是抓技术服务。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科学抵御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的危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扶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组织,规范提升苹果专业合作社5个,切实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三是抓培训服务。认真调研果农的培训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务果能手。四是抓营销服务。鼓励合作社、果农参加果品推介、展销会,发挥苹果专业合作社、代办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苹果收购点的覆盖面,做好苹果销售工作。
立足辅助产业,提升辅助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新栽核桃1200亩,核桃综合管理2000亩,继续全力推广“换良种、精修剪、巧施肥、套秋粮、有机化”五大核桃管理关键技术。二是采取抓大户、抓示范、抓专业村建设的办法提高规模养殖和家庭牧场管理水平,带动畜牧业稳步发展,完成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三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总产稳定在14730吨以上。同时,做好应对春旱、倒春寒等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二)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突出功能区域和布局,充分体现尧生特色,修编完善尧生镇镇区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完成东舍村、走马梁、车村3个村的幸福互助院建设;硬化东舍村至白村通村道路2.5公里;完成镇区第二水源的前期考察论证工作;制定公共设施管护制度,发挥公共设施最大效益;出台街道、市场网格化管理制度,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按照“突出特色、发动群众、就地取材、资源整合”的原则,创建郭寨村、西舍村、车村、走马梁村、思弥村、八丈塬村、英家塬村美丽乡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提升、文化素质提升三大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全面改善农村发展环境,重点实施巷道硬化、砌砖院墙、修排水渠等工程。环境卫生提升: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活动,对“脏、乱、差”问题进行全面整顿,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开发农家田园体验,苹果观光、采摘、品尝等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项目,完成1个旅游示范村创建任务。文化素质提升:加强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巩固文化阵地,培育文化类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挖掘农耕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引领群众向上向善。
(四)服务于基层政权建设,保证换届选举、镇村综合改革顺利进行。
严格按照程序、依法选举,保证按照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愿,指导各村开展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证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公正有序进行。同时,实行新一届“两委”班子任期目标制,将任期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村级考核和下届领导班子推选的重要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关于镇村改革的实施意见,合理调整村组规模、加快推进镇村职能转变,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政府和新型农村。
(五)服务于困难群众,保障群众生活水平。
整合资源,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启动洛河西岸杨柳塬村、梨洼坪村、岭里村、皇后村、桃村、思弥村贫困帮扶工程,完成低收入村产业扶持、村庄规划等年度建设任务。提高社会救助的及时性、针对性,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医疗救助服务。充分发挥干部网格化联系群众的制度作用,开展扶贫帮困大走访活动,建立扶贫档案和脱贫规划,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六)服务于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切实抓好防汛、防滑、防火、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视频监控的应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服务于民生发展需要,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干部值班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等机制,提高计生、合疗、城建、民政、社保等服务水平,打造“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窗口业务干部考核,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等问题。叫响做实周二便民服务日活动,对行动不便、年迈、患病等困难群众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留言板交办事项,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落实干部网格化联系群众制度,完善民情登记册,摸清联系户的家庭情况,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并逐项解决,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八)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自觉遵守党纪政纪,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