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查找梳理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原因,抓紧整改提升,确保救助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两项制度衔接到位,确保分档补差、分类施保和保障(兜底)精准,切实发挥好兜底脱贫保障作用,为迎接脱贫攻坚第三季度市际交叉检查和年底评估考核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
1、应保尽保。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符合保障(供养)政策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或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给予政策性保障,应保尽保。
2、应扶尽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应扶尽扶。
3、应兜尽兜。将符合兜底保障政策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给予政策性兜底,应兜尽兜。
4、精准补差。按照保障家庭主要致贫原因、家庭财产、家庭收入、家庭人员组成和保障对象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人均补差标准,确保补差标准合情合理,对应保障家庭,精准到位。
5、分类施保。按照保障对象类别,依照保障标准的20%-70%比例增发低保金,分类别逐人落实分类施保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一人,确保重点保障。
6、分类保障。根据保障对象年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对保障家庭实行分(A、B、C)三类进行管理、实行定期核查制度,强化监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定期要对低保家庭成员变化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及时上报动态管理台账,由县民政部门办理低保金停发、减发或者增发手续。
A类为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人员且家庭收入基本无变化的家庭,也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没有自我发展能力,到2020年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社会救助兜底家庭,可每年复审一次。
B类为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家庭,可每半年复审一次。
C类为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也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收入来源不固定、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的渐退帮扶脱贫家庭,可每半年复审一次。可每季度复审一次(城市每月复审一次)。
7、动态管理。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保障(供养)对象的日常监管,实施动态管理,按月精准填写《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五保供养证》。
8、公开公示。各乡镇(街道)要将“1123”公示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按月公示按月发放,通过QQ工作群或微信工作群按时上传各村公示照片,以达到长期末端公示的效果和作用,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精确、精准。
9、救助帮扶。各乡镇、街道在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同时,也要做好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优抚保障、孤儿和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监护及“三留守”对象的关爱救助工作。按照政策要求规范程序,精准认定对象,积极做好相关救助关爱服务工作。
10、严格程序。各乡镇(街道)要依照《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和《铜川市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细则》,按照社会救助“十步工作法”(个人申请、大厅受理、诚信授权、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乡镇(街道)审核、三榜公告、备案登记、县级审批(发放)),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精准保障。
11、政策宣传。各乡镇、街道要采取多形式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的宣传告知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公平公正良性开展。
12、问题整改。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对标排查整改工作,要对照检查反馈问题清单和检查评价指标细化精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及时整改,做到过程资料留痕销号,举证资料规范详实,确保工作精细精准到位。
三、工作要求
1、社会保障兜底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的兜底性制度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关系到脱贫攻坚大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宜阳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发挥保障和兜底审核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认真对照反馈问题清单和考核评估指标,查漏补缺、对标逐一整改提升,夯实审核主体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各乡镇、街道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民政工作力量,落实专人负责,对照10个排查整改工作任务,逐一对标落实。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务必于本月底前整改落实到位。
3、县低保办、各乡镇、街道要明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的政策要求和相互衔接关系,及时宣传好、落实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政策,按政策要求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和兜底对象,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扶尽扶、应兜尽兜” 保障兜底目标实现。
4、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同县低保办的业务沟通,落实发挥好保障、兜底审核主体责任和作用,县低保办要加强对乡镇、街道的业务支持和指导,充分落实发挥好县级保障、兜底审批主体责任和作用,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保障兜底任务的落实。
5、各乡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全省市际交叉检查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年终国家评估验收大考做好准备。确保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不失分,能加分,故所有对标整改工作于本月底前一并完成,并负责做好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同步完善调整维护工作,确保实际保障、资金发放和工作台帐的精准一致,确保保障精准、补差精准、分类精准、施保精准、兜底精准,保障、分类、兜底不漏一户一人,工作台帐精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