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TCSYJX-2018-002013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机构:教科体局
- 发文文号:君教科体〔2018〕39号
- 发文日期: 2018年04月03日
- 发布日期:2018-04-03 09:51
- 公文时效:有效
- 发布机构:宜君县政府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关于印发《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宜君县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教科体局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各学校贯彻落实。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2018年4月3日
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教育中心工作,按照全县教育“七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为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围绕教育科学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师生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全社会依法治教氛围的形成。在全县学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新时代校园精神,建设校园法治文化。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持续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
3.深入学习宣传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各级《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师生和群众进一步了解教育法律知识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
4.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反腐倡廉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与师生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食品与交通安全、信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善、反腐倡廉、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和依法办事意识,努力化解各种矛盾,保障师生权益,维护教育和谐稳定。
二、突出学法用法重点,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5.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教育。完善教育系统中心组学习制度、局机关和学校每周一次的学习日制度,加强局机关领导、干部和学校校长、教职工的法律学习。认真落实公务人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组织局机关干部、校长带头做好新颁布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教材以及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参加公务人员法律知识考试,确保100%参考。强化干部学法用法的检查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6.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到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四落实”。 扩大法制教育内容在德育教材中的比重,逐步实现中学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小学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目标。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警校共建、漫画挂图、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法制文艺、征文比赛等有效载体开展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初、高中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必须进行一次专题法制教育。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7.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教育。坚持师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以各种形式学习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观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加强学校法制课专兼职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师。重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各校要主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广大师生上法制教育课,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法制讲座,学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水平和依法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能力。
三、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8.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积极运用行政指导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法律和国家政策有效实施。
9.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精神,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重视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引入社会资源,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与方式;落实师生主体地位,促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的形成;健全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10.健全校内纠纷调解机制。注重和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团体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学校要设立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认真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综合治理工作和应急演练、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活动,维护学校秩序稳定。
四、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11.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校校要建立好至少一处的固定法制宣传阵地,并充分利用好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动态法制宣传阵地,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教师节等主题活动日、节日、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积极创新形式,开展禁毒、消防、食品、交通安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力求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五、强化工作措施,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
1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资料,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3.组织“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开展全县教育系统“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工作。在各校对“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总结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校普法工作进行抽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
14.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校的实践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网络编辑:郭宜
信息审核:顾洁
标题: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关于印发《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正文: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各学校贯彻落实。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2018年4月3日
宜君县教育系统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教育中心工作,按照全县教育“七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为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围绕教育科学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师生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全社会依法治教氛围的形成。在全县学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新时代校园精神,建设校园法治文化。
2.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持续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
3.深入学习宣传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各级《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师生和群众进一步了解教育法律知识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
4.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反腐倡廉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与师生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食品与交通安全、信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善、反腐倡廉、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和依法办事意识,努力化解各种矛盾,保障师生权益,维护教育和谐稳定。
二、突出学法用法重点,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5.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教育。完善教育系统中心组学习制度、局机关和学校每周一次的学习日制度,加强局机关领导、干部和学校校长、教职工的法律学习。认真落实公务人员学法考试考核制度,组织局机关干部、校长带头做好新颁布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教材以及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参加公务人员法律知识考试,确保100%参考。强化干部学法用法的检查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6.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到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四落实”。 扩大法制教育内容在德育教材中的比重,逐步实现中学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小学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目标。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警校共建、漫画挂图、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法制文艺、征文比赛等有效载体开展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初、高中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必须进行一次专题法制教育。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7.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教育。坚持师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以各种形式学习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观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加强学校法制课专兼职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师。重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各校要主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广大师生上法制教育课,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法制讲座,学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水平和依法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能力。
三、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8.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积极运用行政指导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法律和国家政策有效实施。
9.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精神,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重视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引入社会资源,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与方式;落实师生主体地位,促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的形成;健全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10.健全校内纠纷调解机制。注重和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团体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学校要设立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认真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综合治理工作和应急演练、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活动,维护学校秩序稳定。
四、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11.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校校要建立好至少一处的固定法制宣传阵地,并充分利用好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动态法制宣传阵地,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教师节等主题活动日、节日、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积极创新形式,开展禁毒、消防、食品、交通安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力求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五、强化工作措施,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
1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资料,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3.组织“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开展全县教育系统“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工作。在各校对“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总结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校普法工作进行抽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
14.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校的实践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