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TCSYJX-2018-002758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机构: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发文文号:君教科体〔2018〕63号
  • 发文日期: 2018年05月09日
  • 发布日期:2018-05-09 14:56
  • 公文时效:有效
  • 发布机构:宜君县政府

关于印发《宜君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来源:宜君县教科体局 作者:教科体局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各幼儿园: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宜君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宜君县发展和改革局

宜君县财政局           宜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2018年5月9日


宜君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2017—2020年)》(教基〔2017〕3号)、陕西省和铜川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宜君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中、省、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要求,立足攻坚克难、追赶超越的目标,落实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五新”战略精神,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学前教育活力,保持学前教育良好发展势头;坚持依法办园,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内涵发展,提升科学保教水平,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注重科学规划。根据我县实际状况,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重点加快县城公办幼儿园建设。

坚持公益普惠。公办民办并举,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确保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中、省、市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三、总体目标

大力推进全县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公民办并举的方针,继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学前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5%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达到90%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教育普惠任务。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0年,全县集中完成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其中新建2所,改扩建2所。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二)深化改革任务。完善优先发展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结构,建立与公益普惠要求相适应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统筹推进办园体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确保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质量提升任务。制定实施《宜君县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7—2020年)》,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及学历提升,到2020年,培育3个省、市、县级学前教育实验基地,全县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100%。

五、主要措施

(一)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补给。县教科体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继续提高公办幼儿园园所建设和办园条件。全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共规划建设公办幼儿园4所(新建2所,改扩建2所)。2018年规划新建1所(雷塬中心幼儿园),2019年规划改扩建1所(太安镇焦坪幼儿园),2020年规划新建1所(南山选址新建一所幼儿园),改扩建1所(尧生镇中心幼儿园)。

2.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落实土地、建设、税收、水电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结对帮扶、教研指导等方式,形成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铜川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逐年将达到标准的民办幼儿园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指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其以正规渠道取得合法办园权,结果向社会公示。

3.抓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按照《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套规划建设幼儿园、小学的指导意见》,居住区户数在1500户及以上的,应规划建设一所规模至少为9个班的幼儿园,户数不足的小区,由相关部门统筹规划。需要配套建设幼儿园的居民住宅区建设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前,应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确保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4.重视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支持幼儿园接收三类残疾儿童, 为在园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实施普通教育,对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对烈士子女、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子女、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等入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予以照顾。

(二)着力实施“质量提升计划”。

1.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立游戏化、生活化、生态化,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指导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制定保育教育计划、开展游戏活动、安排一日生活。深入推进《指南》实验工作, 到2020年培育3个省、市、县级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示范基地。

2.逐步提升保教保育工作质量。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依托每年度进行的幼儿园目标管理考核,提高保教保育工作质量在幼儿园质量评估中的权重。定期开展县级保育员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加大保育员培训力度,提升全县保育工作整体水平,按照每150名幼儿的园所配置1名专职保健医生的标准,为全县所有幼儿园配齐保健医生。

3.充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完善学前教育科研机构,配齐学前教育教研人员。充分发挥教科研人员、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教科研形式,开展内涵发展专项研究,推动县域教研和园本研修。到2020年,培育3个省、市、县级园所文化试点基地,确立 6个省、市级研究课题。

4.不断完善帮扶共建机制。加大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到2020年创建成4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借助苏陕扶贫,争取大丰区示范幼儿园对我县幼儿园的结对帮扶,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城乡结对帮扶工作,引领带动县域内幼儿园整体发展。

5.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学前教育大数据平台,推动全县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信息技术与保育保教工作的深度融合,更新管理理念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幼儿园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实施。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建立面向五大领域活动的园本资源库。建立多元化教育信息化资金来源保障机制,探索企业投入、幼儿园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模式,实现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6.精心实施“316工程” 教育督导评估。以督导评估幼儿园为载体,完善督政、督学和评估检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以督导评估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为主题,监督指导幼儿园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幼儿园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保教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发挥督导保障作用。

(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健全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建立县内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扩大学前教师补充机制,通过人才引进、教师招聘等途径,有效补充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确保学前教育教师满足我县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适当提高男性教师比例。

2.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制定科学的教师三年培训规划,大力实施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培训。争取国培、省培、市级培训项目,定期举办县级培训,积极联系扶贫助教培训,不断促进学前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确保所有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

3.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规范幼儿园教师聘用程序,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落实教师待遇。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提高幼儿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1.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各职能部门发展和监管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提高综合治理能力,构建全方位学前教育监管体系。

2.健全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实施学前三年全部免费教育政策,进一步健全资助制度,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获得资助。

3.加强保教管理。按照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健全幼儿园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

4.强化日常管理。继续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严格幼儿园准入、年检和收费公示制度。严禁未经批准举办幼儿园,对未经批准举办的,由县教科体局会同县公安、民政或者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依法治理。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完善各项安全预案,加强幼儿园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管理。

六、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组  长:李延生     县教科体局局长

副组长:张海锋     县电子政务办主任

白会川     县财政局局长

郭海鹏     县发改局局长

王万平     县人社局局长

成  员:马景祥     县交通局局长

朱维平     县住建局局长

郝向军     县国土局局长

白立龙     县民政局局长

张晓军     县卫计局局长

白赵锁     县文广新局局长

王  锋     县安监局局长

田  斌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姜喜平     县公安局副局长

徐科峰     县审计局局长

王宜生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杜本毅     县残联理事长

田  亮     县消防队队长

任延军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张军虎     宜阳街办主任

郑亚梅     五里镇镇长

张晓军     尧生镇镇长

贺云鹏     太安镇镇长

贠学斌     棋盘镇镇长

张俊峰     哭泉镇镇长

范东旭     彭镇镇长

张晓锋     云梦乡乡长

郭延红     雷塬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余立程     西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科体局,李延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孟小军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职责是指导和督察全县各乡镇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协调全县有关学前教育的重大项目、工程;研究、指导学前教育发展改革重点工作;统筹协调县职能部门之间涉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夯实主体责任。建立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协调机制,教育、编办、发改、财政、人社、住建、国土、卫计、公安、安监、交通、民政、食药监、残联、文广等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任务。要高度重视三期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加强项目管理,稳定和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

(三)健全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县财政建立健全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和综合奖补机制,支持全县扩大普惠性资源、提供普惠性学位、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投入机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等工作。要统筹资金,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重点解决普惠性资源不足和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发展学前教育情况纳入宜君县对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履行教育主体责任督导考核评估体系中,按照教育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以及我省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我县普及学前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县级专项督查机制,对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全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成后,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网络编辑:教科体局 信息审核:顾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