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TCSYJX-2018-001804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发文机构:尧生镇人民政府
  • 发文文号:尧政发〔2018〕14号
  • 发文日期: 2018年03月28日
  • 发布日期:2018-03-28 15:39
  • 公文时效:有效
  • 发布机构:宜君县政府

尧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尧生镇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

来源:尧生镇人民政府 作者:张明煜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尧生镇防汛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以有效防汛防御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2、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2)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3、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地形地貌。全镇地貌由南北二条梁组成,向东方向延伸,形成塬、沟谷多种地貌类型。郭寨是镇内最高点,海拔1275.6米,最低处海拔643.8米,全镇平均高943.6米。境内沟壑纵横,有支沟毛沟17条。

2、气候气候、水文。尧生镇属暖温带大陆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在来自西伯利亚风的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之下,多西北风,干燥寒冷,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3度。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5度。夏季主要受暖温气团的影响,多东南风,雨水较为充沛,夏季一季的降雨量可占到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最热月七月平均22.3度。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慢,且日变化十分显著,秋季气温下降快,日温差小。多年平均气温7.6度,平均无霜冻日为200天,平均降雨量688毫米,降雨量集中在夏秋两季,春旱严重,光照时数长,年平均光照数可达2412.4小时。主要的自然灾害为霜冻、连阴雨和干旱。水资源贫乏,洛河从境内穿过。多数是以降水补给的季节性河流,径流变化大,径流量同雨量分布大致相同,集中在6—10月份,河水暴涨暴落,利用率很小。现有水库3个,分别是东舍水库,南寨水库(已经干涸,并复垦),西舍水库。

3、土壤、植被。尧生镇属暖温带森林草原植被带,天然植被覆盖较高,达86.4%,其中森林覆盖率为29.6%。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主要是酸枣、荆条、狼牙刺灌丛与绣线菌、胡枝子、虎榛子灌丛组合。全镇有褐土、黄土性土、淤土等五个土类。土壤有机质、全氧及碱氮为中六级水平钾含量中等偏上,铜铁适量,磷、硼、锰等元素严重缺乏。土壤PH值为微碱性,硝化作用强,能满足多种植物生长需要。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全镇所辖13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共有1828户和6446口人。

2、尧生镇是农业大镇,也是全县粮食、苹果生产基地。2014年底,全镇总耕地面积4.1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1万亩,全镇人均收入10308元。

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尧生镇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残塬地带,在景观上属过渡类型。镇内地貌多样,可从事多种利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落后。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受资金、技术、人员文化水平的制约,总体水平不高。

4、防洪防御现状

(1)镇指挥机构在县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防汛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镇和村组的防汛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自理措施等。村级防汛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2)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的雨量,水利工作、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

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导部的命令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人不漏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3)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包括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人员,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负责人以及抢险人员等。各村将在5月26日前报镇领导小组备案。

五、监测预警

各村各单位,在5月26日前将在辖区内进行全面详细排查,并把排查结果和重点区域或重点户,采取的具体措施报上一级组织机构。其次在汛期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定期汇报情况,一有险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信号。

六、转移安置

1、对需要转移安置的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

2、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

3、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七、抢险救灾

(一)抢险救灾准备

1、普及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

(二)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及时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发生灾情,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3、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4、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5、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八、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镇办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1)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使每个村民都有防范意识。

(2)镇指挥领导机构,在镇政府储备一定的草袋、锨等物资。

3、纪律

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需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职责纪律、紧急转移纪律,灾民安置纪律等。确保防汛救灾害工作万无一失。

网络编辑:张明煜 信息审核:顾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