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的通知
政策解读
来源:宜君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15 09:17
作者: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政策链接: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的通知
一、制定依据
我县是苹果优生区。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农村产业发展布局,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14万亩,挂果面积7.2万亩,优果率达86%。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7亿元以上;苹果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一是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省人大颁发了《陕西省果业条例》,为果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我县被命名为“陕西优质苹果基地县”,苹果荣获国家多项大奖,为统一品牌和品牌打造奠定了基础;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发展经济林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四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苹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五是我县荒山荒地资源丰富,发展果业的空间很大。六是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134”发展思路,为今后果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根据《宜君县特色农业产业调量提质行动方案》,参照《宜君县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君政发〔2021〕3号)、《宜君县促进工业和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试行)》(君政办发〔2020〕50号)、《宜君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试行)》(君政办发〔2020〕40号)、《宜君县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君农函〔2021〕91号)、《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君政发〔2022〕1号),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后,形成本办法。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目标,坚持“134”发展思路,2022年、2023年力争发展改造提升优质苹果园2万亩,建成50亩村级示范园50个、100亩镇级示范园20个、1000亩县级示范园2个。推进加工包装、冷链物流、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体系建设,产值达到6.5亿元,果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到2024年,苹果产值达到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二是以点带线、点面结合。三是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四是龙头带动、多样发展。
第三部分:支持办法,一是种植环节支持。在推进模式上,主要采取农户自主发展、涉农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联结等模式;在品种种植上,主要推广双矮和自根砧品系,品种以瑞雪、瑞香红、秦脆和富士系列。继续对土地流转进行补助。二是管理环节支持。对实施果园改造、村集体新建园管理方面进行补助。三是加工环节支持。支持企业来我县投资建设果箱、果袋、果框生产和开展苹果深加工项目,投资企业在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企业普惠性政策的同时,按照“一企一策”具体商议。四是营销环节支持。对品牌培育、电商企业、苹果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补助。五是其他支持。对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防雹网设施建设、购买政策性苹果保险、农业废弃物面源污染治理、机械购置、等方面进行补助。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细化工作程序;三是严格考核奖惩。
第五部分:附则。
三、出台目的
为加快我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促进果业扩量提质和农民持续增收,助推全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我县苹果产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将苹果产业发展重点由栽植向管护转换,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延链补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促进果业提质增效和果农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重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宜君分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等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苹果产业调量提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细化工作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相关单位制订实施细则,严格补助标准、申报程序、验收程序、资金拨付程序及需要提供的资料等,按照“主体申请、村级初核、镇办验收、部门复核,财政兑付”的程序进行补助。
(三)严格考核奖惩。兑付补贴及审核验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期限要求,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政策标准,同时,本办法与我县出台的其他奖补政策不重复享受。一经发现,将严肃问责追责。
网络编辑:杨炎坤
信息审核:樊晓琪
标题: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的通知政策解读,
正文:
政策链接: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的通知
一、制定依据
我县是苹果优生区。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农村产业发展布局,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14万亩,挂果面积7.2万亩,优果率达86%。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7亿元以上;苹果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一是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省人大颁发了《陕西省果业条例》,为果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我县被命名为“陕西优质苹果基地县”,苹果荣获国家多项大奖,为统一品牌和品牌打造奠定了基础;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发展经济林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四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苹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五是我县荒山荒地资源丰富,发展果业的空间很大。六是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134”发展思路,为今后果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根据《宜君县特色农业产业调量提质行动方案》,参照《宜君县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君政发〔2021〕3号)、《宜君县促进工业和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试行)》(君政办发〔2020〕50号)、《宜君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试行)》(君政办发〔2020〕40号)、《宜君县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君农函〔2021〕91号)、《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君政发〔2022〕1号),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后,形成本办法。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目标,坚持“134”发展思路,2022年、2023年力争发展改造提升优质苹果园2万亩,建成50亩村级示范园50个、100亩镇级示范园20个、1000亩县级示范园2个。推进加工包装、冷链物流、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体系建设,产值达到6.5亿元,果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到2024年,苹果产值达到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二是以点带线、点面结合。三是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四是龙头带动、多样发展。
第三部分:支持办法,一是种植环节支持。在推进模式上,主要采取农户自主发展、涉农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联结等模式;在品种种植上,主要推广双矮和自根砧品系,品种以瑞雪、瑞香红、秦脆和富士系列。继续对土地流转进行补助。二是管理环节支持。对实施果园改造、村集体新建园管理方面进行补助。三是加工环节支持。支持企业来我县投资建设果箱、果袋、果框生产和开展苹果深加工项目,投资企业在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企业普惠性政策的同时,按照“一企一策”具体商议。四是营销环节支持。对品牌培育、电商企业、苹果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补助。五是其他支持。对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防雹网设施建设、购买政策性苹果保险、农业废弃物面源污染治理、机械购置、等方面进行补助。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细化工作程序;三是严格考核奖惩。
第五部分:附则。
三、出台目的
为加快我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促进果业扩量提质和农民持续增收,助推全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我县苹果产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将苹果产业发展重点由栽植向管护转换,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延链补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促进果业提质增效和果农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重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宜君分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等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苹果产业调量提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细化工作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相关单位制订实施细则,严格补助标准、申报程序、验收程序、资金拨付程序及需要提供的资料等,按照“主体申请、村级初核、镇办验收、部门复核,财政兑付”的程序进行补助。
(三)严格考核奖惩。兑付补贴及审核验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期限要求,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政策标准,同时,本办法与我县出台的其他奖补政策不重复享受。一经发现,将严肃问责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