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教体局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来源:局基教股 发布时间:2025-01-21 15:51 作者: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宜君县教体局扎实落实各级“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动漫花溪谷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已建成为省、市、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县城关第一小学已建成宜君县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一、构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实施精准滴灌。按照劳动教育各学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实施“精准滴灌”。中小学实践基地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突出种、养殖、手工制作等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依托、整合校内小农场、校外研学基地、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哭泉镇中心小学、彭镇中心小学、棋盘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在学校附近建立蔬菜种植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春种秋收。彭镇中学成立了陶艺工作坊,县二中建立了根雕工作室,利用美术课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手工劳动实践,县高级中学的剪纸艺术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挖掘资源打造实践基地做好资源共享。充分考虑地域、行业特色,把深挖文化资源和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将宜君元素、红色元素、地域元素、行业元素、科技元素等融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并要求各学校加强相互衔接,面向所有学生群体,做好资源共享。今年以来,县城关第一小学、城关第二小学、县恒大实验小学、县一中等多所学校组织学生到动漫花溪谷开展玉米秋收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近大自然,增强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和水平。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细化管理措施,满足实现知识传授、实践体验、场景模拟、现场观摩等多种教学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实践需求,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投入资金75万为全县中小学劳技室配足配齐设备,满足各校开设劳技课的需求。

四、榜样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挖掘劳动模范、技能工匠、优秀校友等先进事迹,通过邀请他们到基地现场授课、指导学生劳动实践等方式,发挥典型的榜样激励作用。县城关第一小学聘请县文化馆剪纸艺人到校开展剪纸技艺传承教育活动,五里镇中心小学持续开展“五育并举润童心 劳动教育伴成长”劳动实践活动,尧生镇中心小学组织师生走进“方晨果业”实地参观体验,系列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用劳动奉献社会的理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基础上增强心智,提升对自我、生活、社会、未来和生命的认知高度,并反哺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

网络编辑:段苗丽 信息审核:杨颖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