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恒:扎根乡镇潜心育人用青春谱写奉献之歌

来源:云梦乡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4-02-09 15:23 作者: 阅读人次: 保存 打印

赵伯恒,2008年参加工作,一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云梦乡中心小学副校长。从他参加工作以来,怀揣着对教育工作的忠诚与热爱,一直坚守在宜君偏远山区,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根基层,潜心育人,乐于奉献,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


讲奉献重改革,争当乡镇学校教育改革的领跑者。

自2014年担任副校长以来,他觉得自身的责任重大。面对教学工作和日常的管理工作,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白天干不完,晚上加班干,经常性的晚上加班工作至12点左右,累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自己是党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只有自己讲奉献,多付出,有担当,才能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工作。

2020年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和少年宫工作。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使他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教风建设。在“双减”背景下,他注意到学生要减负,教师的教学就要更精准,所以他坚持到班级听课指导教学,亲自参与检查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等,注重日常过程管理。同时,他积极协助校长开展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组织了同课异构、技能比拼、信息化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比赛,激发了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21年学校新增县级教学能手一名,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中,他组织少年宫信息员向优秀学校学习,创新社团活动开展,组织开展运动会、足球赛、朗诵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加强少年宫制度建设等,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少年宫综合考评逐年上等次,有效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助力文明校园创建取得新进展。

抓课堂重帮扶,争当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指路者。

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农村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便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份特殊的热爱。想一想当初上学的自己,深处大山,家境贫寒,父母整日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不断创新教法,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经常与同行教师交流切磋,不断改进教法,力争每堂课都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学有所获。正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他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学校的认可,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地处乡镇,留守儿童较多。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关注留守儿童和特殊学生,坚持陪这群孩子吃饭、和他们一起聊天、上操时一起跑步,在他的鼓励和关心下,孩子们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学习上产生了动力。他的行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学生和教师,班上很多学生主动和他聊天,更愿意听他讲课。其他教师也像他一样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关注班级的问题学生,学校里逐步形成了师生和谐相处的氛围,学生在浓浓的关爱中得到了健康的成长。

勤耕耘收获丰,争做乡镇教师成长的示范者。

近年来,先后获得“宜君县教学能手”称号,被县教科体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县教科体局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获铜川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练习与习作教学的研究》获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被宜君县委、县政府授予“宜君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他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乡镇校园,将青春奉献给宜君的教育事业,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已成长为乡镇教师学习的榜样。

“不向失败找理由,只向成功找方法”是他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在成绩面前,他从不沾沾自喜,而是经常总结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寻找差距,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做好一个服务者,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网络编辑:郭米娟 信息审核:杨颖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