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 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
来源: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2023-06-17 16:40
作者:张鹏
阅读人次:人
分享
保存
打印
学校简介
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7973.06平方米,建筑面积6087.06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65人,其中省级课改新秀2人,市级教学能手2名,县级教学能手4名。学校硬件设施齐全,配备了阅览室、科技活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语音室等多功能室,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校围绕“让每朵花儿灿烂绽放”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体验幸福,让家长收获幸福”的发展理念,聚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教学实效,不断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入学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宜君县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精神,现将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入学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生办法:
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采取登记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的办法,秋季开学报到时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预防接种查验证明》进行报名,无《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学校不予接收。
二、招生计划:2023年秋季一年级计划招生4个教学班,限招180名学生,报满为止。
三、登记时间:
1、2023年6月20日---6月21日(登记学区内宜阳街道办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
2、2023年6月27日---6月28日(登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宜君县义务教育外地户籍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
3、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
四、登记地点: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 教育处(办公楼4楼)
五、学区划分:宜阳街道办(多校划片)
六、登记条件:
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明确入学登记,规范新生录取程序,严格控制“大校额”“大班额”,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义务教育学段小学入学工作实行户口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按照学区划分、学校登记等形式进行。
1、学区内新生入学
凡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含8月31日)具有宜君县常住户口(户籍在宜君县城关派出所)且属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学区的适龄儿童,其家长(或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持户口簿及有效证件到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办理登记手续。
2、非本学区户籍新生入学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贯彻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行“四证”审核制度)。随迁子女须向县教科体局和学校提供“四证”(居住证明、务工证明、户籍证明、流出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对其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四证”具体内容:
①居住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的宜君县居住证或在我县合法稳定居住的证明。其中,非我县户籍务工人员提供宜君县居住证及相关材料,我县户籍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由社区办理的我县居住证明及相关材料。
②户籍证明:随迁子女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户籍簿及父母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③务工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合法真实有效的劳动务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
④流出证明( 见附件1) :户籍所在地学区学校和流出区县教育部门流出登记表(开流出登记表需审核户籍、居住、务工证明) 。
(2)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入学政策。
对学区内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凡符合优待条件的,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按照相关政策登记入学。
(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贯彻落实“一人一案”政策,对学区内具备学习能力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保障就近随班就读。对于学习和生活上需要特别支持,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需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对于需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采取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确保其接受义务教育。
(3)报到注册
2023年8月31日,适龄儿童持《入学通知书》《接种查验证明》到学校报到注册。(具体时间请关注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微信公众号,如下图)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919---5288585
八、工作要求:
1. 所有证件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2.学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费用。
网络编辑:张晓艳
信息审核:杨颖霞
标题: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 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
正文:
学校简介
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7973.06平方米,建筑面积6087.06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65人,其中省级课改新秀2人,市级教学能手2名,县级教学能手4名。学校硬件设施齐全,配备了阅览室、科技活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语音室等多功能室,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校围绕“让每朵花儿灿烂绽放”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享受教育,让教师体验幸福,让家长收获幸福”的发展理念,聚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教学实效,不断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入学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宜君县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方案》精神,现将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入学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生办法:
2023年秋季一年级招生采取登记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的办法,秋季开学报到时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预防接种查验证明》进行报名,无《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学校不予接收。
二、招生计划:2023年秋季一年级计划招生4个教学班,限招180名学生,报满为止。
三、登记时间:
1、2023年6月20日---6月21日(登记学区内宜阳街道办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
2、2023年6月27日---6月28日(登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宜君县义务教育外地户籍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
3、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
四、登记地点: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 教育处(办公楼4楼)
五、学区划分:宜阳街道办(多校划片)
六、登记条件:
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明确入学登记,规范新生录取程序,严格控制“大校额”“大班额”,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义务教育学段小学入学工作实行户口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按照学区划分、学校登记等形式进行。
1、学区内新生入学
凡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含8月31日)具有宜君县常住户口(户籍在宜君县城关派出所)且属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学区的适龄儿童,其家长(或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持户口簿及有效证件到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办理登记手续。
2、非本学区户籍新生入学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贯彻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行“四证”审核制度)。随迁子女须向县教科体局和学校提供“四证”(居住证明、务工证明、户籍证明、流出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对其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四证”具体内容:
①居住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的宜君县居住证或在我县合法稳定居住的证明。其中,非我县户籍务工人员提供宜君县居住证及相关材料,我县户籍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由社区办理的我县居住证明及相关材料。
②户籍证明:随迁子女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户籍簿及父母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③务工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合法真实有效的劳动务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
④流出证明( 见附件1) :户籍所在地学区学校和流出区县教育部门流出登记表(开流出登记表需审核户籍、居住、务工证明) 。
(2)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入学政策。
对学区内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凡符合优待条件的,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按照相关政策登记入学。
(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贯彻落实“一人一案”政策,对学区内具备学习能力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保障就近随班就读。对于学习和生活上需要特别支持,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需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对于需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采取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确保其接受义务教育。
(3)报到注册
2023年8月31日,适龄儿童持《入学通知书》《接种查验证明》到学校报到注册。(具体时间请关注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微信公众号,如下图)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919---5288585
八、工作要求:
1. 所有证件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2.学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费用。